甘肅省日前出臺升級PPP項目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強調將引導資金將以資本金注入方式對公共服務領和傳統(tǒng)基礎設施領域PPP項目給予補助、獎勵,并明確嚴禁以PPP項目名義違法違規(guī)舉借政府債務。隨著國家級PPP引導基金的設立,地方引導基金的進程大大加快,各地PPP項目密集落地。與此同時,強化引導、防范風險,杜絕以PPP名義變相舉借政府債等成為未來PPP項目推進過程中的一個重點。
隨著中央財政引導設立的1800億元國家級PPP引導基金開始發(fā)揮作用,一批國家重點項目陸續(xù)落地。而地方設立PPP引導基金的進程也在提速,市政、環(huán)保、交通等項目已經在全國各地全面開花。包括黑龍江、新疆、山東、福建、浙江等省,規(guī)模大的達到千億級別,規(guī)模小的也在百億級別。目前,我國國家級和地方級引導基金規(guī)模合計已經超過7000億元。
受引導資金的推動,今年以來,PPP模式的應用范圍和投資總額都實現突破。據財政部PPP中心的最新統(tǒng)計顯示,截至2017年6月末,全國入庫PPP項目有13554個,總投資額達16.4萬億元,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及新疆兵團。
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師房瞻表示,國家級和部分省級PPP引導基金設立中,明確表示將以社會資本身份參與投資PPP基金或PPP項目,表明政府PPP引導基金對其出資身份定位為社會資金而非政府資金。
日前,各地新一波PPP熱潮正在襲來,不少城市PPP項目近期密集落地。僅8月第一周,就有中山、本溪等幾個城市推出首個項目。此外,還包括安徽新推出總投資達2662億元的234個PPP項目,貴州民間投資和PPP項目合作推進會共引資546億元等。
有專家表示,PPP引導基金的設立,通過政府部門的帶動效應起到杠桿的作用,將助力于撬動國內價值萬億的PPP市場。
雖然在各方面因素的推動下,PPP模式取得了很大發(fā)展,但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民間資本參與率低、落地率低、輕視后期運營、以PPP名義舉借政府債等問題。
財政部PPP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副部長史耀斌日前表示,一些地方政府通過PPP、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變相舉借債務,導致債務規(guī)模增長較快,形成潛在的風險觸發(fā)點。這些不規(guī)范現象,必須要引起高度重視。
民生金融智庫高級研究員朱振鑫表示,這些問題的出現,源于中國的PPP模式仍處于發(fā)展初期,部分政府和社會資本觀念尚未完全轉變,對PPP模式理解不夠全面、不太正確。從最近密集出臺的PPP政策不難看出,各級政府已經重視了這個問題,強化引導、規(guī)范PPP項目、防范風險將是未來PPP發(fā)展的主要內容。
史耀斌表示,未來將嚴禁各類借PPP變相舉債的行為,對于不包含運營內容、無績效考核機制、社會資本不實際承擔項目建設運營風險的項目,不得安排財政資金。從識別、論證、入庫等環(huán)節(jié)嚴格把關,不能繼續(xù)任由其打著PPP的旗號“混淆視聽”。
華泰證券研究報告指出,下半年國內有望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PPP作為供給側改革重要推手和公共產品投融資制度創(chuàng)新,預計將成為下半年相對確定性的投資主線。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劉英表示,控制PPP模式的潛在風險,首先要根據PPP項目運行進程,完善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對合作雙方進行有效的法律約束,消除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的顧慮。
![]() |
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了解到,網約車新政正式執(zhí)行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方版”新政遭遇落地難,執(zhí)行情況并不順利。
物業(yè)企業(yè)應明確自身為小區(qū)業(yè)主提供物業(yè)服務的企業(yè),而非“管理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