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市場經濟國家,市場必然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著決定性作用。最近中國政府一系列穩(wěn)定資本市場的舉措,在得到海外媒體和人士贊賞的同時,也出現(xiàn)一些雜音,有些批評甚至認為有操縱市場、改革倒退和道德風險之嫌。事實上,后者的論點論據(jù),更帶有市場原教旨主義的色彩,而沒有看到經濟運行的復雜性。
若論市場經濟,美國無疑是最成熟的一個。美國政府也一直標榜對市場的不干涉主義,以至于在對外經貿談判時,美方總是指責其他國家干預市場。美國真不救市嗎?那要看什么時候。
2008年秋天,雷曼兄弟破產,金融海嘯席卷華爾街,房利美、房地美、美國國際集團等眾多金融巨頭成為危機的犧牲品,信貸市場處于停滯狀態(tài)。
美國不得不救市。比如,為防止金融崩盤,美國政府馬上將房利美房和地美、AIG國有化;美國證交會則出臺新規(guī)定,對一些金融股禁止做空。
同時,美國政府緊急推出7000億美元的緊急救市計劃,意圖通過這一“大蕭條”以來的美國最大救助計劃,一為金融機構“止血”,二通過“止血”來恢復資本市場信心。通過剝離金融機構地產和商業(yè)等不良資產,使金融機構獲得現(xiàn)金充實資本,并由此提高信譽度和實力,向市場重新提供借貸,促使市場恢復運轉。
市場經濟,風險自負,這是美國經濟的基石。但在當時,危機始作俑者的華爾街,卻要求納稅人來進行救助,這自然在美國引發(fā)廣泛爭議。
包括多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在內的166位經濟學家聯(lián)名致信美國國會領導人,反對通過這一龐大的金融救援計劃。他們在信中稱,政府救援計劃內容不明確,且可能會長期對市場產生負面影響。在他們看來,當時美國財長保爾森提出的計劃實際上是一種商業(yè)“補貼”,可能導致市場因果關系長期被倒置。
億萬富翁威廉·柏金斯更是花重金買下《紐約時報》的一整版廣告,刊登了一幅布什、保爾森、伯南克像將一面旗幟插上了資本主義的墓地的漫畫。
經濟學家的看法真的沒道理嗎?那要看什么時候。
當時的美國總統(tǒng)布什發(fā)表全國電視電話,承認自己在救市問題上的矛盾心結:他說他信奉自由市場經濟,“天性”反對政府干預,如果企業(yè)做出了錯誤決策,就應該接受懲罰退出競爭;但之所以現(xiàn)在必須救市,就是因為情況非常特殊,美國經濟正處于危險之中。
對于外界對華爾街投機的憤怒,保爾森也承認,“我和人們一樣感到憤怒,這是美國的恥辱?!钡麖娬{,改革金融體系、防范類似危險,這都是第二位的,現(xiàn)在壓倒一切的,“是我們必須先渡過這個(危險)時期?!?/p>
美國主流輿論雖然嘲弄美國的虛偽,以前高調批評其他國家干預市場,現(xiàn)在卻自食其言,但總體傾向于救市法案。7000億的金融救援法案,雖未立刻遏制美國股市的繼續(xù)暴跌,卻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的信心,避免了金融市場的崩盤。幾年后,隨著美國逐步走出危機,企業(yè)股價回升,政府救援資金也獲得了較好的回報。
當然,中國的國情與美國不一樣,2015年也不是2008年。但那些一提到政府干預就皺眉頭的人士,即使很真誠,也未免顯得天真。他們更應該清楚,政府救市不是在救賭徒,而是在防范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以中國股市不久前的暴跌為例,沒有政府的果斷舉措,任由非理性的暴跌持續(xù),很難保證不引發(fā)金融風暴,繼而沖擊到實體經濟。
該出手時就出手,該收手時果斷收手,這才是一個有為的政府。當然,不該出手時亂伸手,該收手時不愿放手,也是很多政府犯過的共同錯誤。
在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天貓、1號店和亞馬遜這5家綜合性購物平臺購買了智能手環(huán)和家庭裝洗衣液兩種商品。綜合來看, 1號店在退貨政策執(zhí)行上表現(xiàn)比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