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2日,在韓國首爾G20峰會前,各國領導人拍了大合照。美國新一輪推出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成為此次峰會議論的重點。新華社/俄新 |
編者按:自美聯(lián)儲11月初實施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來,全球都把目光集中到美國這一政策的后續(xù)影響,以研究其對本國經濟的輻射作用及將要采取的應對措施。
近日,本報駐外記者跟蹤采訪了歐盟及英國、俄羅斯、日本等幾個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具有舉足輕重影響的國家,雖反對之聲不絕于耳,但實質性的反擊之劍并未出鞘。除日本繼續(xù)擴大量化寬松政策之外,歐元區(qū)和英國、俄羅斯則繼續(xù)保持不緊縮也不擴大刺激力度的貨幣政策,以靜觀經濟發(fā)展態(tài)勢。
相關報道>>>——————————
歐盟近期推出應對措施可能不大
美聯(lián)儲11月初宣布采取新一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后,歐盟及其成員國迄今反應并不強烈。歐盟智囊機構“歐洲政策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法比安·楚勒格日前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這一非常規(guī)舉措對歐元區(qū)的直接影響有限,歐盟近期采取應對措施的可能性不大。[詳細]
英國“三種聲音”加大貨幣決策難度
由于貨幣體系相對獨立,英國受美聯(lián)儲第二輪定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并不明顯。目前,受國內的經濟情況和財政政策影響,英國央行在貨幣政策決策上面臨難題,而美國此時出臺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將無疑加大英國央行決策的復雜性。[詳細]
俄羅斯四方面對其影響有限
11月初,美聯(lián)儲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給全球經濟帶來負面影響,遭到世界各國普遍反對。目前,由于該政策對俄羅斯實際經濟影響有限,俄的反對調子相對較為溫和。[詳細]
日本“以我為主”走向海外
針對美國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日本央行推出放松銀根政策。但日本出于對本國泡沫經濟歷史的沉痛記憶,實際上并不愿意完全追隨美聯(lián)儲的做法,而是立足于國內通縮情況和外圍經濟復蘇前景進行調整。針對美元流動性泛濫帶來的日元升值問題,不少日本企業(yè)通過“走出去”在海外設廠的方式,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