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11-12 作者:姚明綺 來源:東方網(wǎng) |
|
|
減少了機場設備的使用,每年節(jié)約5000萬元左右,各種節(jié)油措施,每年節(jié)省油費3000多萬元,這就是春秋航空之所以能保持低票價的秘訣。春秋航空把飛機票價從國內平均水平降低了36%,不僅給競爭激烈的民航市場帶來了活力,更讓普通老百姓坐飛機不再是一種奢侈。 機票、燃油費、機場建設費,乘飛機的高消費現(xiàn)狀讓很多百姓望機興嘆。然而春秋航空為什么就能讓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廉價航空帶來的快捷和實惠?看了它們的成本核算后,人們恍然大悟,隨之不禁要發(fā)出這樣的疑問:為什么別的航空公司不能推廣這種模式呢?為什么當春秋航空推出1元票價的時候,卻遭到處罰呢? 春秋航空能在保證飛行安全的前提下,以超低票價招攬乘客,這不能不說是國內民航市場的一個“另類”。國外也有這樣的“另類”,2005年,歐洲最成功的低成本航空公司瑞安航空的平均票價只有41歐元?磥,低成本運營也不缺少“國際經(jīng)驗”。老百姓就是喜歡這樣的“另類”,這種“另類”也應該成為其他航空公司學習如何降低成本的范本,而不是成為“排擠”的對象。即使由于各種原因,不能一蹴而就,也可一步一步走向低成本,至少目前可以把節(jié)油這項工程做好。這在出現(xiàn)能源緊張、呼吁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今天,意義尤為重大。 作為管理部門,政府應該支持、保護低成本的成功運營模式,而不是相反。因為它既能最大限度的提高效率、節(jié)約能源,又能給老百姓帶來便利和實惠,這樣的模式這樣的經(jīng)驗值得各行各業(yè)借鑒,其實也是“科學發(fā)展、以人為本”執(zhí)政理念的具體表現(xiàn)?刂瞥杀、保持低票價的“春秋模式”,為什么就不能推而廣之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