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yè)婚戀網(wǎng)站“嫁我網(wǎng)”發(fā)起的“同樓覓愛”活動在滬上三棟寫字樓同時展開,專門辟出的愛情許愿墻讓白領能夠借機尋找另一種途徑向心儀對象表達愛意。不過這種“同樓覓愛”的新穎方式在上海卻有點水土不服,白領普遍過于含蓄。 (《新聞晨報》
10月24日) 點評:多少心動,因矜持擦肩而過。
20幾年前,牛仔裝傳入中國,幾經(jīng)磨煉,已經(jīng)“肆無忌憚”地闖入中國女性的衣櫥。瑞麗女性網(wǎng)最近對3700名各種職業(yè)背景的女性進行一項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49%的女性擁有三條牛仔褲。 (中新社
10月24日) 點評:迷上牛仔褲,鐘情低調(diào)美。
記者近日在青島幾家售樓處了解到,目前,青島的“娃娃房主”正日漸增多,這其中,有的是異地置業(yè),有的是二次甚至三次購房。小房主上至高中生,下至出生百天的嬰兒,都成為了擁有房產(chǎn)的物權人。 (《青島財經(jīng)日報》
10月25日) 點評:家長有遠慮,孩子有“遠憂”。
記者近日在上海各大高校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手持多張信用卡的現(xiàn)象十分普遍,少則一兩張,多則七八張,而他們辦卡的原因多為被動性接受。 (《新聞晨報》
10月25日) 點評:誰為學生刷卡買單?反正不是發(fā)卡的銀行。
只需把車身“出租”給商家打打廣告,廣告到期就撤,車輛仍然完好無損,而且每月還能領取到幾百元的油錢,這生意聽起來是不是不錯?近日,網(wǎng)上新冒出了一群靠賣私家車車身廣告掙錢的“甲客族”,并且有專業(yè)的“甲客網(wǎng)”為其招攬生意。 (《重慶日報》
10月25日) 點評:看似雙贏,但合法嗎?
上海白領興起“農(nóng)夫體驗熱”,在郊外租地種菜。 (《新聞晨報》
10月25日) 點評:體驗“汗滴禾下土”,方知“粒粒皆辛苦”。
學生近視增多,東航“招飛”降低視力標準。 (《東方早報》 10月26日) 點評:還好“視力標準”不與“安全標準”成正比。
沒有了長輩的牽引入場,沒有了傳統(tǒng)的大紅婚慶舞臺,日前,一對新人身著禮服,騎著價值百萬的汗血寶馬在成都光華大道南草坪內(nèi)舉行了一場浪漫而盛大的婚禮。對于這兩匹寶馬的入場費用,新娘透露說,入場三分多鐘,就要花費上萬元,而這場婚禮的策劃費則將近10萬元。 (《華西都市報》
10月28日) 點評:這年月騎馬比坐車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