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機構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應謀長遠之利
2014-04-30   作者:熊錦秋  來源:證券時報
分享到:
【字號

  最近,私募基金投資股票又出現(xiàn)新玩法,即先買入上市公司大量股票,再通過股東大會臨時提案來表達自己的訴求,以推動股價上漲獲利。筆者認為,機構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值得鼓勵,但目前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方式顯得有點急功近利,應該意圖長遠之利。

  4月9日,寧波聯(lián)合發(fā)布公告,稱收到華潤信托書面來函,提出增加《關于2013年度利潤分配的臨時提案》。“澤熙6期”持有寧波聯(lián)合4.98%股份,投資顧問為上海澤熙,臨時提案由澤熙申請、華潤信托代為提出。臨時提案內容除了現(xiàn)金分紅,還要求每10股轉增15股。在4月25日股東大會上,該提案未通過。

  2002年《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第11條規(guī)定“機構投資者應在公司董事選任、經(jīng)營者激勵與監(jiān)督、重大事項決策等方面發(fā)揮作用”。私募基金作為機構投資者中的一員,從無所作為到積極參與上市公司治理,既符合政策導向也有利于維護自己的利益,這個轉變無疑是積極的。然而,有人認為私募基金參與影響上市公司分紅方案,這是由向交易對手要收益轉為向上市公司要收益的可喜進步,筆者倒不大認同。從一些私募參與治理的內容來看,多數(shù)還是圍繞提出高送轉的分紅方案來進行,之所以提出此類提案,是因為當前投資者對高送轉題材炒作積極性頗高,高送轉迎合了市場興奮點、制造了炒作題材。而從歷史上看,大多數(shù)高送轉只不過是數(shù)字游戲,它的本質仍是不同投資者之間的博弈游戲,實質仍然是在向交易對手要效益,換湯沒有換藥。

  最新《公司法》第102條規(guī)定,“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三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在股東大會召開十日前提出臨時提案并書面提交董事會”,私募基金持有上市公司股份若達到3%以上,也就擁有提案權,可以提交分紅方案、提名董事等。私募基金持股達到相當比例后,上市公司高管會忌憚其投票權的威力,怕不滿足其要求會影響到自身利益,因此私募基金提出的分紅之類的提案有不少得以順利通過。但是,私募基金以如此簡單的方式參與公司治理,對提高上市公司內在價值顯然沒有太大作用。

  私募基金要徹底改變盈利模式,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就不能浮于表面,而應該更深地參與,通過完善上市公司各項基礎性制度,從根本上推動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提升,追求上市公司長遠發(fā)展利益,而非從股票短期投機利益出發(fā)。股票價差投機有不確定性,但如果通過積極參與治理提升了企業(yè)的價值,真金白銀就跑不了。當然,要讓包括私募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深度參與上市公司治理,現(xiàn)實中仍然有一系列問題需要解決。

  首先要規(guī)范股東對董事的提名權。持股3%以上股東擁有提案權,也理應擁有董事提名權,有的上市公司為了反收購,在章程中規(guī)定提名董事的股東需要持股10%且達半年以上。如何讓上市公司在制訂董事提名權制度中擁有一定自治權利,同時又要維護法律法規(guī)嚴肅性,這需要進一步制度設計。其實,讓持股達到一定時間的長期股東來提名部分董事,這有利于公司的長遠發(fā)展,有的私募基金基于短期投機目的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對此予以適當限制也是必要的。

  其次,私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治理需要在中間設置內幕交易防火墻。1998年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的西北銀行在收購富國銀行時,巴菲特拒絕西北銀行CEO告訴他任何有關收購的信息,以避免被監(jiān)管機構列為內幕交易者,F(xiàn)在,A股市場有些私募基金經(jīng)理直接進入上市公司董事會擔任董事,這很容易引起內幕交易,而且這種內幕交易難以認定和處罰。

  事實上,擅長股票炒作的機構投資者未必擅長公司經(jīng)營管理,為此美國專門創(chuàng)立了第三方服務機構。例如,成立于1985年的機構股東服務集團(簡稱ISS)是全球具有影響力的公司治理咨詢公司,為數(shù)以百計的基金管理者提供咨詢服務,指導他們如何通過選舉解決代理人的相關問題。A股市場既要鼓勵私募基金等機構投資者參與上市公司治理,又要防止由此產(chǎn)生的內幕交易危害,可以規(guī)定,機構投資者管理人員不得直接進入上市公司管理層,通過這個政策引導,讓市場出現(xiàn)第三方服務機構,專門為機構投資者參與公司治理提供服務。與此同時大力發(fā)展職業(yè)董事,讓第三方服務機構為機構投資者推薦職業(yè)董事,作為其利益代言人進入上市公司,讓專業(yè)人干專業(yè)事,以提高效率。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滬市上市公司擬派現(xiàn)6693億 2014-04-30
· 上市公司年報盤點:近百名央企董事長“零”年薪 2014-04-27
· [網(wǎng)民關注]政府補貼上市公司扭曲市場 2014-04-18
· 上市公司招待費去哪兒了 2014-04-16
· 政府補貼上市公司不如補貼民生 2014-04-1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