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階梯水價調整聽證方案昨天發(fā)布。兩套方案均設置了三個階梯,基本水價上調0.95元或1元。本市階梯水價調整聽證會將于本月17日舉行,目前已經確定25名聽證代表參會。市發(fā)改委強調,此次水價調整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立階梯水價制度,引導市民節(jié)約水資源。(相關報道見A10版)
近期,包括北京在內的一批城市紛紛加快步伐,推出居民階梯水價制度。階梯水價推進態(tài)勢的形成,與國家層面的整體部署和督促有直接關系。今年年初,國家發(fā)改委、住建部印發(fā)文件,部署全面實行城鎮(zhèn)居民階梯水價制度,要求2015年底前各城市原則上要全面實行居民階梯水價制度,具備實施條件的建制鎮(zhèn)也要積極推進。
階梯水價是對自來水使用實行分類計量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階梯水價制度的用意在于,充分發(fā)揮價格因素在水需求調節(jié)等方面的作用,增強社會節(jié)水意識,避免水資源浪費。水價不高,但因為事關家家戶戶,其敏感度一直很高。一些居民對水價調整有“微詞”,但階梯水價卻是勢在必行。嚴重缺水是無法回避的國情。我國的大江大河分布不均,無法全面滿足各地用水需求,更嚴峻的是,社會各方面水需求增長迅速,水資源量卻呈衰減趨勢且污染日益加劇。北京是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城市,水資源已成為制約北京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瓶頸。在水資源匱乏和城市人口快速增加的雙重壓力下,北京已是人均水資源最少的重度缺水地區(qū)。北京目前人均水資源量為世界人均水資源量的1/80,甚至不如中東、北非等干旱地區(qū)。
聽證會會期已定,北京市建立階梯水價制度也為期不遠。此前多年,北京在實行階梯水價制度問題上,一直是“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早在2004年,北京市相關職能部門就公開表示,即將實行階梯水價,但此后多年,北京在建立合理水價形成機制方面進展不大。早在1998年,我國就從國家層面提出推進階梯水價,但在之后的多年時間里,只有個別城市得以真正實施。很多城市“渴望”以階梯水價促進節(jié)約用水,卻一直難以落實,究其原因,阻力主要來自操作層面。實行階梯水價的前提是一戶一個計價水表,這樣才可以實現(xiàn)“抄表到戶”。而真正實現(xiàn)100%抄表到戶,對任何城市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北京市階梯水價方案,是以年度用水量作為計量周期。而在較早實施階梯水價的深圳、廣州等城市,基本是以月度用水量作為計量周期。年度與月度,雖是一字之差,內涵卻大有不同。階梯水價按年計費,最大的好處就是節(jié)約成本。按月計費,對計量工作無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來水公司必須嚴格執(zhí)行每月抄表計費。當然,自來水公司有一個辦法可以節(jié)省人力成本,就是付出相當?shù)馁Y金,把機械水表全部替代為智能水表。而北京市如果按年計費,自來水公司一年抄一次表,這無疑大大節(jié)省了人力成本,也減輕了更換智能水表的壓力。當然這種計費方式也有缺點,就是比較粗放,同時,較長的時間跨度會降低市民對價格的敏感度。
洗衣、洗菜、洗澡時,水龍頭一直打開,寶貴的水資源嘩嘩地浪費。這樣的陋習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同時,我國居民家中循環(huán)用水等節(jié)水型設施的普及率很低,這也造成水資源大量浪費。階梯水價可以多大程度地提高社會節(jié)水意識?安徽合肥自2010年實行階梯水價制度,據統(tǒng)計該市城市居民節(jié)水效率提高約5%。但有的城市在實行階梯水價后,居民的用水狀況并沒有發(fā)生明顯改善。
階梯水價是個良性的價格杠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撬動社會的節(jié)水意識,這種撬動也僅是一種啟蒙。階梯水價制度的實行快要塵埃落定了,但整個社會的節(jié)水自我教育才剛剛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