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額寶的快速發(fā)展迎來銀行“圍剿”,但效果有限,余額寶依然在快速增長中。上周,央行擬限制個人支付賬戶轉賬金額,若能實施則是打中了余額寶的“七寸”,足以對余額寶成長帶來嚴重打擊。
銀行“圍剿”余額寶,先后用過三招。今年春節(jié)前后,多家銀行推出自己旗下基金公司“寶”類產品,希望以此阻止余額寶快速增長。然而這種方式效果并不好,一方面是銀行不會大規(guī)模推廣該業(yè)務,銀行系基金公司“寶”類產品畢竟同樣分流銀行存款。另一方面是這類產品在收益性和便捷性方面均不如余額寶。余額寶由于規(guī)模大,協(xié)議存款收益率更高,產品年化收益率超過大多數貨幣基金。余額寶交易便捷,在支付寶系統(tǒng)內有支付功能,無需贖回即可完成支付,更加便捷。
3月初銀行“圍剿”升級,三大行拒絕余額寶的協(xié)議存款,以投資端來限制余額寶的發(fā)展空間。這一措施并未對余額寶帶來多大影響,一方面在于三大行在中國銀行體系中本來就不是資金主要需求方;另一方面即使三大行不直接接受余額寶的協(xié)議存款,余額寶存到其他銀行,其他銀行再存到三大行,其實也相當于三大行變相接受余額寶的存款。
近期,“圍剿”行動再次升級,幾大銀行相繼調低資金流向余額寶等產品限額,有的銀行從50萬元直接下調到5000元,還設置了單日或單月的最高轉入限制,不少銀行限制為5萬元。這一政策對銀行大筆轉入余額寶賬戶有一定的限制,但投資者還有一些規(guī)避方式,比如多次轉賬,不同銀行曲折轉賬,通過手機銀行轉賬等。再說,絕大多數余額寶投資者投資金額不大,平均個人投資規(guī)模只有6000多元,僅靠各家銀行目前的交易限額,難以阻止余額寶規(guī)?焖僭鲩L。
但央行新意見將令余額寶難以招架。據媒體報道,央行上周發(fā)布了《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yè)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主要有兩項內容涉及余額寶,一個是意見中擬規(guī)定,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而以往的規(guī)定是個人支付賬戶單筆收付金額超過1萬元的,支付賬戶月收付金額累計超過5萬元或資金余額連續(xù)10天超過5000元的,支付機構還應留存?zhèn)人客戶的有效身份證件的復印件或者影印件。
這一征求意見從整個銀行業(yè)層面限制居民轉入余額寶的金額,年累計轉入不得超過1萬元,這意味著未來余額寶平均規(guī)模將受很大限制,1萬元可能成為余額寶發(fā)展的“天花板”。
另一條征求意見擬規(guī)定,支付機構應對轉賬轉入資金進行單獨管理,轉入資金只能用于消費和轉賬轉出,不得向銀行賬戶回提。這一條規(guī)定對余額寶來說,也是致命的!向銀行賬戶回提資金是余額寶基本功能之一,如果未來余額寶被限制死,而其他基金公司網銀的“寶”類產品若能T+0贖回到銀行賬戶上,那么,余額寶資金可能會大幅流向其他基金公司產品。
央行網絡支付管理辦法目前還只是征求意見,政策博弈還沒有完成,未來是否有實質性修改,何時實施還有很多不確定性。余額寶及小伙伴們還需等待正式規(guī)定出臺,才能確定下一步發(fā)展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