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1年1月執(zhí)掌美國眾議院議長木槌后,博納可以說沒過幾天安生日子。作為共和黨領袖,他的挑戰(zhàn)不僅來自民主黨總統(tǒng)奧巴馬和掌握國會參議院的民主黨領袖,自己的眾議院共和黨議員也經常后院起火。去年12月,在奧巴馬的凌厲逼勢下,博納提出要給百萬富翁增稅的“B計劃”,以緩解兩黨因為財政議題僵持不下的危局,但這一計劃竟然沒能得到共和黨部下的支持而尷尬流產。
當美國國會兩院分別掌握在驢象兩黨手中時,一邊花錢、一邊吵架談批錢的政治鬧劇一再上演。不敢真讓政府關門是兩黨的底牌,與時間賽跑到政府關門的前一天是兩黨默契的談判節(jié)奏,最大程度地削弱對方火力而保全自己利益是兩黨一言一行的主線。
如今這樣的鬧劇大幕再度拉開。如果國會不在10月1日前批準2014財年的政府預算案,聯(lián)邦政府的非軍事等核心部門將要關門,美國黃石等國家公園將要關門謝客;如果國會不在10月15日前后上調美國財政部的公共債務上限,美國國債將出現(xiàn)違約風險。10月1日又有另一層重要涵義,美國很多州的健保交易所將開張,健保交易所是奧巴馬醫(yī)改中擴大醫(yī)保覆蓋面的核心舉措,共和黨保守派擔心,若不能在此之前將奧巴馬醫(yī)改的火車攔下,恐怕以后再無良機。
在長達五周的國會休假后,敘利亞風云又起,各路神仙的目光都投向博納,看他如何拆解這重重難題。美國國會領袖在妙用議事規(guī)則上的確想象力過人,博納等共和黨黨魁設計出了“一石三鳥”的精確制導武器:首先,以2013財年已經進行開支削減的政府預算水平為基準,通過一個為期兩個半月的臨時撥款法案,讓白宮可以運行至12月15日前后,為兩黨商討2014財年的預算贏得時間;其次,為了安撫共和黨保守派,提出一個不給奧巴馬醫(yī)改撥款的聯(lián)合決議,該決議將與臨時撥款法案批準后同時送交參議院;最后,由于民主黨掌握的參議院肯定不會通過拒絕給奧巴馬醫(yī)改撥款的決議,博納留下了退路,該項內容不是放在臨時撥款法案之內,而是一個單獨成文、不具備法律效力且無需總統(tǒng)簽字生效的聯(lián)合決議,即參議院可以通過臨時撥款法案并送交奧巴馬簽字,同時踢走聯(lián)合決議,從而使得奧巴馬醫(yī)改按照原來步調執(zhí)行,且白宮繼續(xù)開門。
博納提出的這個復雜的政治武器可能是當前共和黨最好的對策,可以避免共和黨玩火自焚而引發(fā)眾怒,又可以向奧巴馬提出對醫(yī)改不滿的政治宣言。問題的癥結在于共和黨內40多名保守派議員不買賬,認為博納沒有骨氣。離開了這40多張票,博納無法將“一石三鳥”的方案在眾議院通過,只得將投票時間推延一周,以爭取寶貴的斡旋時間。
留給博納的時間不多,他面前恐怕只有三條路可以選擇:一是要在一周內從40多名“釘子戶”議員中爭取20多張票,來通過原來的方案,他的233名將士中只允許有16人“變節(jié)”;二是有求于民主黨陣營來通過自己的方案,這必將削弱他在債務上限等議題上的談判能力;三是屈從共和黨內保守派的意見,提出更右傾的方案,這可能會搬起石頭砸共和黨的腳,一旦新方案在參議院折戟,造成白宮關門危機再現(xiàn),剛剛有所回升的民意又將滑坡。上面三條路中的任何一條都是崎嶇難行。難怪乎參議院民主黨領袖里德這樣調侃:“我喜歡博納,但是對他的處境感到遺憾。”
在民眾紛雜的意見通過政治代理人頻繁發(fā)聲的美國,要通過并實施一項重大立法的難度日漸增大,博納等想要牽頭成就一件大事的政治家發(fā)現(xiàn)隊伍越發(fā)難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