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7-05 作者:王育琨(北大民營研究院企業(yè)家研究中心主任) 來源:上海證券報
|
|
|
|
改革開放的歷史機會砸向了一些沒有太多準備的人?瓷先ゲ⒉怀鲱惏屋偷淖迦海驗榘盐兆r、勢、位,平地崛起,成了新時期第一批企業(yè)家。爆發(fā)式的成功,在給他們帶來榮耀、富足與淡定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傲慢、疑慮與恐懼:以后的路該怎么走?他創(chuàng)立的基業(yè)是否能成為百年企業(yè)?企業(yè)傳承是唯德才是選還是子女為不二人選? 隨著形勢的變換,企業(yè)經(jīng)營看上去越來越多受困擾,實際上大多是這三個問題的不同折射。 這批成功的企業(yè)家已到了對鈔票、對財富沒感覺的階段。他們已明白,更多的物質沒有意義?墒,他們依然被一種慣性推著,掉進了斂財?shù)匿鰷u不能自拔。拼命賺錢,卻絲毫沒能享受賺錢的愉悅。相反,一種揮之不去的恐懼卻緊拘著他們的心。 一位企業(yè)家白手起家創(chuàng)造出一個幾十億的企業(yè)帝國,人人都羨慕。然而,見多了貪得無厭與陽謀陰謀,磕磕絆絆走過了的一道道坎,讓他產生了對客戶的恐懼,對員工的恐懼,對人性的恐懼。以至于他過早患上了抑郁癥。 他在掙扎,他在叩問生命的價值?墒,他停不下來,只能屈從于壓力和慣性,最后在45歲時,孤獨驚恐地走到生命的終點。此前,人們只看到他冰冷的外表以及沉默寡言的怪癖。富人都這樣,怕沾上情感。可是,當看到他生前的日記,卻不由得讓人動容。 他在日記中寫著一件件緊迫的事,一個個難纏的人,一件件糾結的事,一次次的欺騙,一個個的背叛,很少有快樂的時光。唯一的一次快樂,竟然來自一次汽車在路上拋錨,他讓司機等拖車來,自己則一個人步行半個小時回公司。這半個小時,是他少有的輕松時光。 一旦沒有壓力,所有的一切都活了起來。他驚奇地發(fā)現(xiàn),路上有那么多他熟視無睹的有趣的店面!他甚至還在路邊看到了迎春花。迎春花!他的心顫抖了一下。如果沒有記錯的話,最后一次見迎春花,應該是大學畢業(yè)的那一年,同學們看到迎春花開了,就一路跳躍著去踏青。他最美的記憶,不是賺得第一桶金的激動,也不是熱戀時的癡迷,不是成為全國勞模戴紅花的榮耀一刻,也不是公司慶典上高朋滿座的喜悅,而是那個步行的午后,那一刻的樸實生活的印記。 這是個極端物質化的時代。物質充盈了每個人的大腦。假如能早一點擺脫慣性的拘押,這個企業(yè)家的抑郁癥或許就減弱了,他或許就不會那么早離世。他太需要那個汽車拋錨的午后,太需要那樣的偷閑,可以登上高地,透透氣,用一種別樣的視野,俯瞰一下企業(yè)和人生;蛟S他有機會回歸那個原初的本真。 這不是他一個人的渴望。這是千千萬萬個企業(yè)家的渴望。張朝陽、史玉柱、任正非等強勢企業(yè)家,也曾患上抑郁癥。企業(yè)家的抑郁癥通常有兩個維度的延展。 第一個維度,是他們實現(xiàn)自我穿越和內化的過程。他們白手起家,創(chuàng)造了商業(yè)帝國這個“有”,他們開始質疑“有”的價值,開始叩問生命的意義。真正擁有了物質,他們才開始覺察了它的無意義,他們才嘗試著走進放下物質、放下自我路。與那些還在為物質打拼過程中的人相比較,他們可能是先知先覺的族群。從這樣的角度上,可以說,“抑郁癥,你配嗎?”從“無”到“空性”,是虛幻的;經(jīng)歷“無中生有”再到空性,是實在的。人一生的每一天都有一個時、勢、位,貼近每個當下時勢位的組合,才可能有真正的覺醒。 第二個維度,是巨大的物質慣性壓迫他們脆弱精神的煎熬。這是黎明前的黑暗,這是內在貪、嗔、癡、慢、疑等泛濫,這是患得患失、寵辱皆驚的人性顯現(xiàn)。這時,任何的清規(guī)、律條或是弟子規(guī)的倫常,都無法打動他們,也無法把他們從下滑的巨大慣性中拖拽出來的。唯有終極價值或一種出自污泥的精神,有可能喚醒他們的原初。沒有人可以輕松離開當下現(xiàn)實的迷亂。萬幸的是,現(xiàn)實性深深扎根在一個文明的原初之中。而原初的價值,總是在現(xiàn)實性的迷亂中頑強地表現(xiàn)著自己。 老子說,“吾有三寶,持之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中國人的根性三寶:敬畏天地萬物的孝慈、去掉堆積物的匠魂極簡、包容萬物的沖和自然。慈、儉、謙是在古代就已植入的國人骨髓的根性。當這些基本價值被遺忘之時,整個社會就會表現(xiàn)出狂躁與野蠻。就如一件東西脫離了根本,就會毫無方向地飄蕩。這也就是我們這一代人面臨的課題。對于企業(yè)家這個群體來說,重要的不在于普世價值的精妙、經(jīng)營企業(yè)實用的本領,而在于他們是否具備精神受震撼的內在準備,是否已經(jīng)確定要踏上自我教育的內省與內化道路。只有內化的自我教育,才會像一道閃電,刺破無盡的黑暗。 樹枝搖動樹枝,靈魂喚醒靈魂。千難萬難,內化的自我教育是最難的征程。這個過程不完成,要想解決百年企業(yè)的傳承問題,幾無可能;蛟S,也只有擁有了豐富物質的人,才明白走上自我教育、內化自我救贖的緊迫性。 你做好了精神受震撼的、內化自我教育的準備嗎?
|
|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經(jīng)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