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jiān)會相關負責人日前表示,萬福生科嚴重違反法律法規(guī),涉嫌欺詐發(fā)行股票,將盡快依法處理。保薦機構平安證券等中介機構涉嫌未能勤勉盡責,已經開始調查。 對于萬福生科欺詐上市案的處理,市場關注度不亞于此前已處罰的綠大地。萬福生科被稱為“創(chuàng)業(yè)板造假第一股”,其對欺詐上市行為已經“供認不諱”。根據萬福生科3月初披露的自查公告,承認在2008年至2011年財務數據存在虛假記載,累計虛增收入7.4億元左右,虛增營業(yè)利潤1.8億元左右,虛增凈利潤1.6億元左右。而從證監(jiān)會披露的情況來看,萬福生科的造假行為不一般,其手法隱蔽,資金鏈條長,發(fā)現300余個個人賬戶,調查對象涉及數十個縣鄉(xiāng)鎮(zhèn)。 國內上市公司欺詐行為不絕,根源在于違法成本偏低,處罰不嚴的問題有待解決。此前對綠大地欺詐上市的處罰,沒有達到
“頂格處罰”的嚴厲程度。其中,對綠大地保薦機構的處罰是:沒收聯合證券業(yè)務收入1200萬元,并處以1200萬元罰款,即“沒一罰一”。 而根據《證券法》的相關規(guī)定,保薦人出具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的保薦書,或者不履行其他法定職責的,沒收業(yè)務收入,并處以業(yè)務收入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暫;蛘叱蜂N相關業(yè)務許可。換言之,“沒一罰五”的最高處罰不是2400萬元罰沒,而是7200萬元。相差4800萬元的處罰,被有的市場人士稱為
“最嚴厲罰單”不乏溫柔,仍有偏袒中介機構之嫌。 萬福生科欺詐上市程度超過綠大地,且?guī)Ыo投資者的損失嚴重,被“挨板子”的理應更重。對造假上市的處理,通常包括證監(jiān)會行政處罰、交易所公開譴責、司法刑事訴訟和投資者民事索賠等。其實,最重的板子是讓欺詐上市者直接退市。 假如深交所在2015年11月23日前第三次給予公開譴責,萬福生科存在被終止上市的風險。不過,這個板子能否
“打下去”,仍有一定的難度。在證券民事訴訟不能完全解決受害投資者獲賠的情況下,讓萬福生科就此退市有可能存在爭議,特別是對中小股東利益保護的擔憂。 對萬福生科欺詐上市的處理,包括處罰上市公司與相關責任人以及中介機構。其中,關注的一個焦點是,保薦機構平安證券受到的處罰是否超過“沒一罰一”。萬福生科不是一家大公司,IPO募集資金不過4.25億元,但為平安證券貢獻了2525萬元的承銷費用及保薦費用。假如此案處罰力度如綠大地案,“沒一罰一”共為5050萬元。假如實施“沒一罰五”的“頂格處罰”,沒收及處罰金額共可達到15150萬元。 處罰超過“沒一罰一”的話看似有些重,可實際上并不為過。萬福生科IPO發(fā)行數量為1700萬股,這部分股份較發(fā)行價蒸發(fā)市值已達2.43億元。只有對保薦機構重罰才能從根本上遏制“薦而不!,對整個行業(yè)起到懲戒作用,從而有助于IPO質量的提高。 由于這將是肖鋼擔任證監(jiān)會主席的第一次“嚴打”,有投行人士向媒體評論,“可以據此權衡肖主席的鐵腕會有多‘鐵’。
”更有市場傳聞稱,平安證券或被暫停IPO保薦資格一年。萬福生科欺詐上市案的處理如此受到關注,緣于A股市場對違法違規(guī)行為缺乏真正的鐵腕處理,投資者對此充滿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