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滬深A股市場,價值投資理念的認可度始終不高。牛市中,我們還能有幸看到價值投資的影子,而在熊市或者震蕩市,則往往就是績劣股的天下了,最終潮流褪去,不可避免留下一地雞毛。鑒于20多年來滬深股市牛短熊長,價值投資理念的處境始終尷尬。 所幸,經過這些年市場的洗禮,A股市場的高估值神話被打破,終于促成了持續(xù)的價值回歸態(tài)勢。2012年底,以券商為代表的賣方機構,紛紛舉辦年度策略會,無不對市場表示敬畏,少數持謹慎態(tài)度?晌丛耄12月的A股市場,出乎意料地來了一波行情,上證綜指強勁反彈超過10%,2012年最終以紅盤報收。 2012年12月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宏觀經濟并無太大變化,流動性依然如故,政策預期也并未升溫?墒袌龇諊鷧s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投資者的心態(tài)更是如此。久違了的樂觀氣氛又彌漫在市場了。 如果往前追溯,A股市場上一波如此凌厲的上漲行情,恐怕要數2010年10月的“煤飛色舞”。當月,上證綜指漲幅為12.17%。從本質上講,彼時的行情并非價值投資,只不過是對美聯(lián)儲“量化寬松”的正常反應而已。 再來看過去一月的行情,上證綜指漲幅與上一輪相近,但“領頭羊”卻截然不同。“煤飛色舞”被地產銀行所取代,成為推動大盤上漲的重要力量。從上漲的邏輯看,表面上是十八大之后,無論對宏觀經濟還是改革紅利,市場均充滿期待。本質上,筆者覺得這還是中長線資金對于價值投資的深刻理解。其中,地產股代表的是動態(tài)估值的認可,銀行股代表的是對靜態(tài)估值的認可。 從行情的演繹來看,地產上市公司除在2012年1月、2月春節(jié)期間銷售下滑外,從“小陽春”開始就一直同比大幅增長,奠定了2013年收益的確定性,地產股的行情也一直貫穿2012年。十八大之后,城鎮(zhèn)化成為未來十年的國家發(fā)展戰(zhàn)略,房地產股再次受到中長線資金的青睞。隨后,銀行股的壞賬風險也重新獲得評估,QFII率先買入低估值的銀行股,銀行股的高派息率也吸引了中長線資金參與,行情才得以如此強勢。 可以說,房地產和銀行股的聯(lián)袂行情,往往只出現(xiàn)在牛市中。細看2012年12月的A股市場表現(xiàn),很多投資者心里可能也有這種預判,這是不是久違的牛市又來了?對此,筆者還是抱謹慎態(tài)度。我認為,牛市一般需要兩個必要條件,即宏觀經濟處于向上周期,流動性相對寬松。如果再加上改革紅利,牛市可能會走得更遠。從當前形勢看,經濟增速有可能會反彈,但仍處于經濟增速回落的大周期中,之前8%以上的區(qū)間,可能會逐步回落至6%至8%。流動性層面,M2增速未來幾年都應回歸常態(tài),更有可能與GDP增速、CPI兩者保持合理高度,貨幣寬松的可能性不大,改革紅利倒是會很清晰,筆者以為,這才是本輪行情高度的決定性因素。 既然還不能說是牛市前兆,那么如何看待此輪地產銀行股行情呢?筆者的判斷是,這恐怕是A股市場真正開始價值投資的起點。2008年10月以來,市場風格曾數次出現(xiàn)“二八”轉換,但也只有2010年、2011年中小盤指數表現(xiàn)遜于滬深300指數,2012年12月的行情,大概也是如此。無論是因為什么邏輯看好地產股、銀行股,背后都是對于低估值的認可,市場喜歡低估值的標的,本身就說明了價值投資理念正逐步被中長線主流資金所認可。 我還有一個大膽猜想,2013年,恐怕會成為成長股的噩夢,因為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偽成長股”只會轟然倒塌,真正的價值股才是市場的王者。 衷心期盼A股市場價值投資新紀元的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