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股摘帽潮,迎來一波套利高峰。
從地獄到天堂,一到兩天的漲停,讓某些以地獄之價進入的投資者獲得百分之二三十的收益。福日電子從每股5元左右上漲到每股7元左右,北海國發(fā)從每股4元左右上升到8月28日的4.57元,梅雁水電等摘帽股同樣漲幅驚人。
輕易改變規(guī)則,交易所很難洗脫陷人入局的嫌疑。管理層大力整治內幕交易,重點就是交易規(guī)則的信用,任何一個交易規(guī)則或者預期的變動,都將帶來股價的大變化。雖然此次摘帽行動保密工作做得還算到位,游資來不及進行大規(guī)模炒作,只有極少數機構先知先覺,卻不能彌補不同投資者因為預期改變的盈虧現狀——規(guī)則不信,何以立市?
按照
《上交所股票上市規(guī)則(2012年修訂)》,進入退市風險警示的*ST股的具體標準較為清晰,有凈資產、凈利潤、營業(yè)指標、市場指標等,但刪除了關鍵性條款,即“最近一個會計年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凈利潤為正”,通過變賣資產、獲得饋贈、獲得財政補貼等非經常性收入,讓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達到正值,是A股市場飽受詬病的老戲碼。這就相當于前門建立規(guī)則,同時在規(guī)則的后院開了一道方便公司上下其手的大口子。為了平衡,公司摘帽公告中通常加上“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凈利潤為負”的警告,算是對投資者盡到了告知義務。
按照新修訂的上市規(guī)則,摘除ST帽子容易得多,包括六條:第一條與被暫停上市公司的年報有關;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內不能恢復正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董事會會議無法正常召開并形成決議;公司被控股股東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或違反決策程序對外提供擔保,情形嚴重的;中國證監(jiān)會或本所認定的其他情形。上述六條,一言以蔽之,除非公司徹底癱瘓或者被大股東和關聯方掏空,否則,要戴上ST的帽子還真不容易。最近大規(guī)模的ST股摘帽運動,就是托上述新規(guī)之福。不過要注意的是,摘去ST帽子,不等于沒有退市風險,如果在指標方面出現問題,摘了帽同樣會被退市。
幸虧有退市風險警示,否則,上述規(guī)定是大倒退,既無定量指標,也無可操作性,人為操縱余地極大。僅舉一例,什么叫做非經營性占用資金情形嚴重?什么叫做對外提供擔保情形嚴重?也許相關管理者想證明自己不是開帽子公司的,其結果卻是讓ST警示淪為雞肋,還不如直接取消為妙,以免提供炒作空間,落人口實。
ST股摘帽是在巨大壓力下的“規(guī)則變形運動”。
首先是輿論壓力,上交所7月底推出《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征求意見稿)》,由于漲跌停的嚴厲限制,被批為行政干預,缺乏仁愛,F在,上交所充分體現出了“父愛主義”的特色。其次是投資者壓力,真正面臨退市,火中取栗的投資者哭鬧聲一片,閩燦坤B最終以縮股取得了皆大歡喜的結果。初級市場存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維持市場平穩(wěn)終究壓倒了急劇的改革。根據新版上市規(guī)則13.3.8條,對并購重組打開了綠燈,只要通過并購重組,公司就能夠獲得重生,并仍然在鼓勵的范圍之內。也就是說,殼資源并未一網打盡。再次是既得利益者的壓力,視上市為政績的地方官員、視殼資源為搖錢樹的資本鏈條上的利益方,視退市鐵規(guī)為眼中釘。在此方面,一些普通投機者與既得利益階層站在了同一戰(zhàn)壕里。
鐵腕的政策趨于溫柔,新規(guī)則的核心是兼顧各方利益,只要有一線生機就避免退市,中國股市將不會出現休克療法。
在摘帽運動中仍然無法摘帽的公司要小心了。這些公司既沒有可以玩會計游戲的核心資產,地方政府不愿或者沒有能力給予巨額補貼,負債率居高不下。沒有并購重組資金接盤,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這些公司有可能進入首先被淘汰的一群。但這樣的公司數量極少。
溫柔的規(guī)則不可能讓僵尸公司復活,真正的“父愛”體現在公司基因的轉變,比如趕走無能無德的管理層,讓真正有能力的管理者進駐企業(yè),讓市場化的并購重組者進入,而不是在地方政府與國資監(jiān)管者主導下,玩“左手倒右手”的游戲。
ST股大摘帽,寫盡了特色,寫盡了博弈,也寫盡了左右為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