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下午,廣東省居民用電試行階梯電價聽證會現(xiàn)場有了“硝煙味”,不少代表炮轟電網(wǎng)公司“一邊享受壟斷帶來的高利潤高福利,一邊以電價太低為名要求漲價”。(5月17日《第一財經(jīng)日報》) 階梯電價涉及市民切身利益,各地聽證會相繼舉行,是走走程序,還是真刀真槍,公眾拭目以待。廣東電價聽證會令人刮目相看。電價聽證會就該有點“硝煙味”,只有爭論與博弈,才能防止事先的“定調”,才能讓消費者與主張方處于信息對稱的地位,才能確保聽證會的公正開展,最終在尊重與汲取民意的前提下收獲實效。 曾幾何時,逢漲必聽、逢聽必漲,聽證會成了“漲價會”的代名詞,各地價格聽證會上曝出形形色色的亂象,令公眾質疑聲此起彼伏。甚至出現(xiàn)海南省物價局要召開居民階梯電價聽證會,準備邀請12名消費者代表,結果報名時間過去4天,竟無一人自愿報名,聽證會幾欲“流產(chǎn)”。 公眾之所以對聽證會沒興趣,就是因為“被代表”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寧愿在網(wǎng)上匿名發(fā)帖子也不愿去聽證會當木偶受氣。價格聽證會的種種怪象,不僅折射出公權部門和壟斷行業(yè)的誠意缺失,而且以走過場的形式忽悠民眾,直接損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如何讓價格聽證會能夠直接聽取民意,而不是哄老百姓的擺設,已成為迫在眉睫的一個現(xiàn)實問題。 暫且不論廣東到底試行居民階梯電價的哪一種方案,單就價格聽證會上的火藥味來看,效果還是值得期待的。但是,光有“火藥味”還不夠,來而不往非禮也,還應盡快看到廣東電網(wǎng)的回應。針對代表提出來的問題,都必須作出具體詳細的解釋和答復。 就像代表提出的那樣,電網(wǎng)公司每年應像上市公司一樣公布“三大報表”,讓消費者看明白,這樣漲價也漲得有道理。只有態(tài)度真誠,直面問題,積極回應,從善如流,擇善而行,才能贏得公眾的理解和支持,才能使包括實施階梯電價的各項改革措施得到民意的契合與支持,進而順利推行。而最關鍵的,要通過頂層設計,解決聽證會的公開透明與公正合理問題,從源頭上確保程序正義;通過引入第三方組織運作機制,讓公民利益、公共事務與聽證會實現(xiàn)無縫銜接,使之成為民眾主張權利的平臺和利益博弈的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