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公布了備受市場關注的今年1月份PMI數據,1月份PMI指數為50.5%,比去年12月份回升0.2個百分點,已連續(xù)兩個月回升至榮枯分界線50%上方,顯示當前中國經濟增長仍然較為平穩(wěn),也預示了未來中國經濟仍有望實現(xiàn)“軟著陸”。 具體來看,1月份PMI的繼續(xù)上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春節(jié)的季節(jié)性效應與去年年末政策松動雙重因素的較大影響,表明經濟中的需求與供給依然保持基本平衡。這與代表中小企業(yè)運行狀況的民間PMI指數——匯豐PMI趨于一致,1月份匯豐PMI為48.8%,高于12月的48.7%。 另從分項指數來看,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購進價格指數及原材料庫存指數比上月上升,其余各指數均下降。其中,1月份新訂單指數繼12月份上升2個百分點后又上升了0.6個百分點,回升至50.4%水平,為近三個月來最高值。受春節(jié)因素影響,新訂單指數中的生活消費品訂單明顯上升,達到了58.4%,其中農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業(yè)、飲料制造業(yè)新訂單指數均超過60%。 同時,流動性壓力的有所緩解,也促使工業(yè)生產有所恢復。1月份生產指數為53.6%,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處于去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1月份的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8.0%,比上月快速回落2.6個百分點,為去年3月份以來的最低水平,顯示企業(yè)去庫存過程加快,后期補庫需求可能導致生產的進一步加快。 需要注意的是,1月份購進價格指數為50.0%,比上月回升了2.9個百分點,為最近4個月的最高水平。分行業(yè)來看,購進價格指數反彈主要表現(xiàn)在石油及其制品、農副食品領域。另據商務部、統(tǒng)計局發(fā)布的食品價格高頻數據觀察發(fā)現(xiàn),1月份食品價格與去年12月份相比有較大的提高。筆者據此預計,統(tǒng)計局即將公布的1月份食品價格同比或將上漲9.3%,1月份的CPI同比增長或達3.9%;PPI還將繼續(xù)走低,預計1月份的PPI同比增長或為1.5%。同時,筆者依然維持這一判斷——今年中國的總體通脹水平回落將十分有限,預計全年通脹將維持4%水平。 不過,還應繼續(xù)關注當前中國的外需依然疲弱問題。1月份中國的進口指數和新出口訂單指數雙雙下降。其中,受外部需求放緩影響,1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6.9%,比上月下降1.7個百分點。在進口方面,1月份進口指數為46.9%,比上月大幅下降2.2個百分點。 在筆者看來,1月份進出口紛紛下滑,符合以往受到季節(jié)性因素影響的基本特點。這是因為,一般而言,年末貿易的活躍程度較年初會更為頻繁,且1月份又逢春節(jié),勢必會減少諸多進口活動,進口需求或已提前釋放。 盡管如此,我們仍應高度關注今年海外經濟運行的較大風險。筆者據此預計,1月份中國的出口與進口增速都將繼續(xù)放緩,進口增速或放緩至0%,出口增速則放緩至3%左右,貿易順差預計為110億美元。伴隨著今年中國貿易順差的進一步下降,也將有助于減輕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預計2012年末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最多升值至6水平,2013年后預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逐漸接近其均衡水平。 至于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考慮到去年年末有財政存款被大量釋放到銀行體系,這將有助于增加貸款增長。筆者預計,今年1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或可達到1萬億規(guī)模,M2同比增速將達到14%。 與此同時,受春節(jié)后第一周央票發(fā)行繼續(xù)暫停等因素影響,銀行間資金緊張的預期將有所緩解。但鑒于年末政府支出加大具有季節(jié)性特點,資本外流仍在持續(xù),以及目前存款準備金率維持高位且并非常態(tài)等因素考慮,央行還應繼續(xù)加大貨幣政策微調的速度與力度。之所以這么看,是因為從剛剛公布的今年1月份PMI數據來看,貨幣政策松動與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的作用效果正在初步得到顯現(xiàn),這將有助于降低今年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有鑒于此,筆者建議,當前央行應當優(yōu)先加大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整速度,據此預計今年上半年存款準備金率或下調4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