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央行近日阻擊瑞士法郎升值勢頭的舉動成為市場關注焦點。瑞郎在政府調控和市場博弈下,呈現(xiàn)出戲劇性漲跌。 近年來,瑞郎一路飆升,一度兌所有16種國際主要貨幣匯率均告上漲,與歐元、美元的匯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成為世界上被高估最多的貨幣之一。瑞郎的持續(xù)上漲原因有二:一是其避險天堂的地位。長期以來,瑞郎一直與日元、美元等共享避險貨幣之譽,這3種貨幣會在金融市場和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時吸收資金。二是目前歐美經濟前景不明朗,對于全球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的恐懼致使大量資金涌向瑞郎,導致瑞郎不斷升值。 持久的大幅升值會損害經濟。對于瑞士來說,主要體現(xiàn)在3個方面。在金融方面,瑞士央行的數(shù)據顯示,瑞郎升值使得其持有的外匯儲備價值減少。2010年該行賬面損失192億瑞郎。就實體經濟而言,主要表現(xiàn)在旅游業(yè)和出口方面。旅游是瑞士的支柱產業(yè)之一。瑞士本來物價就比較高,瑞郎升值后,來自歐美的游客顯著減少。出口占瑞士經濟約一半比重,過去幾年里,瑞士正在取代倫敦,成為世界上幾乎所有商品的最重要的貿易中心,F(xiàn)在,多數(shù)企業(yè)都表示,瑞郎上漲將對公司構成沖擊,強勁的瑞郎在擠壓企業(yè)的利潤空間。 鑒于過高的匯率會對經濟尤其是出口造成傷害,瑞士央行多次重申將進行干預,以阻止瑞郎對國際主要貨幣的過度升值。從去年3月起,瑞士央行多次采取措施緩解瑞郎升勢,但收效甚微。自今年7月始,瑞郎兌歐元、美元屢創(chuàng)新高。8月3日,瑞士央行宣布采取緊急措施,通過降息干預瑞郎漲勢。市場并未馬上做出反應,瑞士央行隨即于10日宣布擴大流動性操作范圍。因受瑞士央行將采取更多激進措施來抑制本幣升值的猜測影響,瑞郎兌歐元和美元匯率一度出現(xiàn)下跌,兌歐元的跌幅甚至創(chuàng)下自1999年歐元區(qū)成立以來最高水平。17日,令人期待的瑞士內閣會議出臺了應對瑞郎快速升值的行動計劃,決定通過補貼、減稅等措施減少企業(yè)負擔,以增強企業(yè)市場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的方式來渡過難關。由于此計劃缺乏預期的嚴厲措施,瑞郎立即回暖,重現(xiàn)升勢。 瑞士央行此前的干預手段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瑞郎升勢,但在世界經濟復蘇緩慢的前提下,能否逆轉瑞郎升勢還很難說。除非國際金融市場重新進入穩(wěn)定狀態(tài),否則,投資者即使面對負利率也仍會持有瑞郎。此外,隨著美聯(lián)儲采取新量化寬松措施的預期升溫,美元貶值趨勢明顯,也將削弱瑞士央行干預瑞郎升值的效果。當然,長遠來說,為了壓低瑞郎匯率,瑞士央行可能直接干預市場,拋售瑞郎,而其最后的手段可能是引進最低匯價規(guī)定或讓瑞郎與歐元掛鉤,盡一切可能為匯市干預鋪平道路。 全球化的市場造就了全球化的經濟和金融。瑞士一直拒絕加入歐元區(qū),自成一體,長期以來成為穩(wěn)定與可靠的代名詞,但如今也受困于世界經濟增速放緩,難以抑制一同滑落。從全球市場的角度來看,圍繞瑞郎匯率的博弈尚未結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