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美聯儲樂見“負利率”
2011-08-12   作者:黃元山(香港中文大學客座講師)  來源:中國證券報
 
【字號
  之前我寫過一篇文章,認為美國評級被調低可能會對金融體系帶來一些意料不到的結果,因為美國國債的評級帶有結構性影響。不過,我不認為美國國債大限已到,不認為這是金融海嘯翻版。相反,“最危險的地方可能最安全”。這一輪由美國債務問題所引發(fā)市場波動,反而會使美國國債的價格上升,繼續(xù)成為金融市場波動時的避難所。
  當前世界經濟問題的重心,是歐債和美債的問題。我曾說過,無論是歐債或是美債,不是一個“能不能解決”的問題,而是一個“能拖多久”的問題。在這方面,美國絕對比歐洲有更大的本事。
  美國經濟“大得不能倒”。所以我不擔心美債違約問題。不過,債務危機以后,美國經濟進一步確定走進“滯脹”格局隨之而來的就是一個“負利率”年代。
  金融海嘯后美國樓市泡沫破滅,私人信貸市場萎縮,美國經濟陷入大衰退,更徘徊在惡性通縮邊緣,迫使美聯儲歷史性地大舉“印鈔”。初見成效時經濟由谷底反彈,重拾升軌。不過,“藥力”成效短暫,QE1之后不久又來一個QE2,可惜成效更短。經濟疲弱程度從今年Q1和Q2期間慘不忍睹的GDP增長可見一斑。不過,美聯儲成功地避過了通縮,更重新引發(fā)了通脹的壓力。這個通脹壓力,并非如伯南克所說的短暫性,因為連扣除食品能源的核心消費指數增長也達到了2%。美國“滯脹”格局,本已有初型,今次債務危機后更會被強化。
  先說“滯”。私人市場需求不振,要靠政府開支拉動經濟增長。在削減政府開支的壓力下,政府開支對經濟增長的刺激將減少。另外,長遠來說,由于美國政府只是節(jié)流而不開源,政府債務問題只是象征性地減一小部分。有不少學術研究顯示,政府過度負債會拖累整體的經濟增長,減低經濟的生產力和競爭力。
  有人稱美國處于“半死不活”的經濟增長,看上去不會有雙底卻缺乏經濟動力,我取其諧音叫“勿倒經濟”,因為美國經濟事實上已經變成“too big to fail”。
  美國“勿倒經濟”中,最敏感的政治議題當然是失業(yè)率,但不是一般人注意到9%的整體失業(yè)率。更重要的是,就業(yè)分配不均——大學畢業(yè)者的失業(yè)率只有4%左右,回到歷史水平;但是低學歷人士的失業(yè)率接近15%,徘徊在歷史高位。而且正是這批人,不單失業(yè)率高,失業(yè)時間也愈來愈長。
  再說“脹”。經此一役,全球央行皆會再次認真考慮會否減持美債的問題?梢灶A期,美債的需求將減少,美聯儲別無他途,唯有增持美債。但由于經濟疲弱,財政手段不能再行,美國貨幣政策只有繼續(xù)寬松,甚至變本加厲。
  坊間最大的誤解是,通脹一來美國便會加息。其實,在美債壓頂、“滯脹”格局下,美聯儲樂見“負利率”,即所謂的“債務貨幣化”!柏摾省本褪峭浉、利息低的環(huán)境。美聯儲會用盡所有的借口,包括經濟放緩、樓市雙底、失業(yè)率高等因素,去解釋為什么在高通脹的環(huán)境下,仍然保持長期低利率。
  所以QE3只是一個時間、方法、名稱的問題,伯南克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繼續(xù)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擴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去壓低中短期國債利息。希臘政府不能做到的,美國能。因為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理論上可以無限大。傳統上,美聯儲透過市場操作,壓低短息。但在可看見的將來,美聯儲會用同樣的方式,控制中期利息。QE是限量買資產,下一步是限息無限量買資產。
  對于中國來說,通脹高增長會維持很長一段時間,因為全球糧食和油價還有不少上漲空間。在輸入型通脹影響下,中國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施寬松政策。這不單影響內地買家的資金,更迫使內地企業(yè)南下吸收流動性,變相吸收香港剩余資金。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避險情緒仍濃 寄望美聯儲救市 2011-08-10
· 美聯儲決議藏QE3 美元如尖刀墜落 2011-08-10
· 美聯儲宣布超低利率至少維持至2013年中 2011-08-10
· 利空漸消化 市場聚焦美聯儲議息 2011-08-08
· 華爾街投行紛紛預計:美聯儲早晚要拋出QE3 2011-08-08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