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經濟專家們紛紛預測世界即將進入加息通道,比如銀監(jiān)會主席劉明康就認為,如果資產泡沫和通脹壓力繼續(xù)加大,為應對滯脹局面,世界可能被迫進入加息通道,流動性過剩的局面將發(fā)生逆轉。 筆者認為,世界短期內不可能進入高息時代,而很可能世界都會像日本一樣,維持常年的低利率,也就是今后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都要上演一遍日本行情。這樣一個大判斷,主要是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是供求基本面因素,這可以從消費和投資兩個方面來看。消費方面,經歷了華爾街金融危機之后,世界性的過度消費必將進入一個低潮期;投資方面,世界現在處于科技革命的低潮,短期內不會再出現如信息革命那樣的科技突破,因此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的投資將長期低迷。這兩者都決定了世界經濟短期內不可能大幅擴張,因此世界不存在對資金的巨大需求,也就不可能出現高利率,更很難出現世界金融監(jiān)管機構為抑制經濟過熱而主動提高利率的情況。 其次,未來存在著很大的通貨膨脹壓力。我這里的通脹壓力不是指的價格上漲,盡管大宗商品已經開始上漲,但這些都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支持,未來的通貨膨脹更多地來自于貨幣超發(fā)。不同于斯密時代的是,人類社會從上世紀70年代就步入了完全的紙幣本位時代。在斯密所處的金銀本位時代,政府不能隨意控制貨幣,貨幣增加或減少都不是那么容易,致使金錢的積累可以確保財富的不斷累積。然而,現今的紙幣,完全可以由政府隨意控制。過去四十年里貨幣貶值的速度,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代。這就更加重了名義利率從長期看不可能高企的趨勢。貨幣處于一種極易相對貶值的通道,作為其價格的名義利率,就不可能處于較高水平,盡管期間會有政府為了抑制不時出現的通脹而提高短期利率的情形。況且,沒有哪個政府喜歡因高利率抑制經濟增長而引起的民怨,所以,一旦利率爬高,引起不滿,政府會毫不猶豫地拿起貨幣發(fā)行的水龍頭。這種行動不僅極受歡迎,而且極易操作,幾乎毫無成本。另外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都面臨著較高的償債任務,而從技術上看,日本、美國、以及歐盟的不少國家都已經財政破產,他們要擺脫高額的債務,除了不斷地平衡預算之外,就是開動印鈔機稀釋債務,這也就決定了世界上將有足夠的貨幣來維持較低的借債利率。有人可能會說,政府印刷鈔票導致的通貨膨脹反而會帶來提高利率的外在要求,但這種情況不必擔心,因為巨大的通貨膨脹一般都是來源于經濟過熱,如果沒有經濟過熱不會造成過度的通貨膨脹,而印鈔形成的通貨膨脹是可控的,世界上也不會有任何央行會愚蠢到印鈔印到通脹不可收拾的局面。 第三,世界主要發(fā)達國家都面臨著巨大的發(fā)債需求。美國聯邦政府債務處于約14萬億美元的歷史高位,仍在不斷攀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計,到2015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務占GDP的比例將進一步升至85%,并且可以預見在未來五年內,美國都可能存在赤字。歐元區(qū)經濟還籠罩在主權債務危機的陰影中,尤其是對于那些仍處在主權債務危機中的國家來說,加息有可能成為“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加息會提高這些國家的籌資成本。盡管,歐元區(qū)經濟增長的兩極化趨勢明顯,核心國家保持了較快的增長率,非核心國家復蘇步伐遲緩,甚至出現了新的衰退,但是歐盟作為一個整體,在加息這個問題上,歐洲是以“歐豬五國”這樣的短板國家為標尺的。正因為這兩大地區(qū)都存在著巨大的發(fā)債需求,所以這兩個地區(qū)的央行都不可能大幅提高利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