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京報》報道,繼去年12月起全國105個重點城市需及時上報“高價地”后,國土部對地價的監(jiān)控將“升級”。記者日前從國土部了解到,國土部已向各省、市、區(qū)國土部門下發(fā)函件,要求需上報異常交易地塊的城市范圍,擴大到全國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
地價高房價肯定高,所以土地溢價率高必然導致房價高企。在這種情形下,國土部去年12月份要求全國105個重點城市及時上報“高價地”,是希望通過監(jiān)測地價避免出現房價過快上漲。現在國土部對地價的監(jiān)控“升級”,將要求上報異常交易地塊的城市范圍擴大到全國所有縣級及以上城市,是希望達到在更大范圍內避免出現出地溢價率過高推動房價過快上漲的目的。在當前各地房價普遍畸漲情形下,國土部推出這樣的舉措顯然是必要的。
不過,盡管如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相關負責人所介紹的,從整體上看,在調控的高壓下,近幾個月全國重點城市的地價情況比較正常,“高價地”在逐漸減少,但是即便是在受到監(jiān)控的全國重點城市,還是不時有溢價率較高的地塊不時冒出來。如據介紹,從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不到兩個月時間里,上報的“異!钡貕K達45宗,這45宗地塊平均溢價率達到130%,其中一線城市北京、廣州等共六宗,平均溢價率達到171%;合肥、長沙、濟南、焦作、臨沂等二三線城市,平均溢價率也達到120%,這意味著這些地塊的出讓價比拍賣基價翻番還要高出許多,F在,隨著調控升級,大量投資與投機資金轉向二三線城市,不少二三線城市房價呈現逆勢上漲甚至是較快上漲態(tài)勢,所以不排除部分二三線城市土地出讓平均溢價率會繼續(xù)上升,并由此而進一步推高這些地方的原有房價。
需要看到的是,盡管國土部要求各地土地部門監(jiān)測當地土地溢價率,但是這種監(jiān)測實際上只是一種“觀察”,然后再將“觀察”到的“高地價”報上去。像這樣僅僅是“事中觀察、事后匯報”,顯然并不能達到遏制部分地塊出讓價格走高現象出現。盡管國土部有關官員表示,“如果發(fā)現出讓過程中有違反規(guī)定的地方,會要求地方解除土地出讓合同,甚至在土地出讓還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會直接叫停一些地塊的出讓”,但是何謂“違反規(guī)定”行為以及土地溢價率多高才算違規(guī),有關部門并未制訂明確的標準,這樣就可能導致一方面國土部門監(jiān)測不斷升級,另一方面部分地塊溢價率不斷“穩(wěn)步升高”現象出現,并由此而帶動房價不斷走高。
其實,對于防范土地出讓價格過高推高房價而言,更應當從改革土地出讓制度入手,變當前的土地招牌掛制度為“競地價、競房價”,即出讓土地時政府部門先通過綜合評估給出一個合理地價區(qū)間,在規(guī)定地價區(qū)間內由房價定得低的開發(fā)商拍得土地。而更為治本的舉措則是要通過有效制度設計破除地方政府奉行的土地財政,同時通過推行房產稅與改革分稅制度等途徑給地方政府以穩(wěn)定的稅源,消弭地方政府通過推高房價抬高地價的欲求與能力。如此才能通過有效降低地價穩(wěn)定房價,讓更多的民眾盡快實現安居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