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我加稅,放老百姓一馬!”3月4日,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分組討論會上,全國政協(xié)委員、北京星牌體育用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裁甘連舫談到個稅免征額問題時說:“我建議多收我們點稅,我們不怕。我現(xiàn)在平時工資是3萬多元,一個月交9000多元的稅,這還沒算年底的稅。把我們這樣的管好了,對老百姓就放一馬。” “向我加稅”,這種聲音是充滿了體恤意識和蒼生情懷的。但就算是此提案得到落實,通過制度上的“劫富濟貧”緩解收入差距,仍非治本之策。因為增加的賦稅不一定能反哺到低收入群體身上。當下,真正改善提高群眾的收入,緩解收入差距,更要實施盛世減稅。 我們承擔的賦稅真的不輕。對于廣大普通收入家庭,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雪上加霜,使得貧富和收入差距繼續(xù)拉大。為了讓群眾兜里的錢更值錢,減稅和降低流通成本是一個有效的辦法。這是讓群眾分享改革發(fā)展成果的最快捷、最公平的手段——不論身份、收入、年齡存在何種差別,一個人只要消費就能得到最直接的實惠。通過減稅,給群眾送去更多的“利益紅包”,增加群眾的經(jīng)濟收入,提升群眾分享經(jīng)濟成果的能力。 近年來,一些國家紛紛推出了自己的減稅計劃,減稅已成為一股世界“流行風”。連歷來以高稅負聞名的法國也宣布降低所得稅和增值稅的標準稅率,通過減稅提高本國企業(yè)的國際競爭力,把減稅作為刺激社會有效需求的重要手段。在我國經(jīng)濟總量已經(jīng)躍居世界第二位的今天,具備了“盛世減稅”的客觀條件,應該順應這種國際趨勢。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研究室主任趙萍說:“我們的高稅收把國外很普通的商品人為變成了‘奢侈品’,這是中國消費者的不幸。”因為消費稅等提高了物價成本,比如茅臺酒等諸多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比在國內(nèi)便宜很多。 據(jù)悉,消費稅調(diào)整有望在
“十二五”期間逐步實現(xiàn)。減免賦稅能有效降低物價,擴大內(nèi)需,抑制通脹,激活國內(nèi)的消費市場。一舉三得,比“向我加稅”更有操作和公平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