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V无码大片在线观看,男女一边摸一边做爽爽的免费阅读

醉駕問題不會因入刑一蹴而就
2011-03-01   作者:吳學安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字號
  全國人大常委會2月25日表決通過的刑法修正案(八)將醉酒駕車等嚴重危害群眾利益行為定為犯罪。此前出臺的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定,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處十五日以下拘留和暫扣三個月以上六個月以下機動車駕駛證,并處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罰款。一年內(nèi)有醉酒后駕駛機動車的行為,被處罰兩次以上的,吊銷機動車駕駛證,五年內(nèi)不得駕駛營運機動車。
  應該說,醉駕入刑無疑順應了公眾平安出行的訴求。近年來,因酒后駕車而導致的死亡人數(shù)平均每年以7.3%的速度增長。尤其從當前機動車的發(fā)展態(tài)勢、駕駛?cè)说淖窦o守法狀況、法律對違章駕駛和各類危險駕駛行為的規(guī)制能力、制度平衡性等多方面看,刑法確有調(diào)整的必要,將過去關于約束危險駕駛行為和違章駕駛行為的零散規(guī)定系統(tǒng)化、平衡化,最終以“危險駕駛罪”統(tǒng)一規(guī)制。
  盡管醉駕入刑是眾望所歸,但酒后危險駕駛?cè)绾稳胄倘允顷P鍵之處。危險駕駛行為,明顯不同于基于過失的交通肇事罪,也不同于出于故意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危險駕駛罪應是介于兩者之間一種中等惡意的犯罪行為,只有對其社會危害性作出明確定位,才能做到罪當其責。增設危險駕駛罪顯示出刑法理念從以“結果犯”為主處罰向以“行為犯”為主處罰的轉(zhuǎn)變,讓危險的預期時刻提醒著行為人,這有利于刑法預防功能的發(fā)揮。但如果把所有酒后駕車、不安全駕駛的行為都一律以“危險駕駛罪”進行處罰,顯然又有悖于刑法的基本精神要求。
  危險駕駛罪不是以撞死人作為定罪的前提,這就需要一個明白無誤的罪與非罪、罪輕罪重的標準,危險駕駛罪只有在交警部門嚴格執(zhí)法下才能獲罪。假如交警部門松松垮垮查醉駕,可能就不會有幾個人因為危險駕駛罪而受到刑事處罰。從另一個角度看,假如將危險駕駛罪定位為危險犯,不以發(fā)生實際損害后果為要件,只以危險行為出現(xiàn)為條件,從而區(qū)別于交通肇事罪的“結果犯”,那么就要慎防出現(xiàn)打擊面過寬的局面。由此可見,醉駕入刑的前提在于嚴格執(zhí)法,或者說是一種從一而終的執(zhí)法常態(tài)。
  醉酒駕駛?cè)胄,可視為對刑法原有立法空白的完善與平衡。按照刑法原則,只有具有比較嚴重社會危害性行為,才能規(guī)定為犯罪。刑法將醉酒駕駛?cè)胄,不能僅針對醉駕這一類危險駕駛行為。在具體法律規(guī)定中,可采取不窮盡列舉式的立法技術。一方面,可以將包括多次酒后駕駛、超高速駕駛、互相飆車、嚴重超載駕駛、駕駛不符合安全標準或未經(jīng)檢驗合格的機動車等多種行為囊括在內(nèi),同時也可包括其他足以產(chǎn)生嚴重危險的駕駛行為。另一方面,對于沒有發(fā)生肇事、也沒有出現(xiàn)事故后果的危險駕駛行為,還存在一個量的問題。如多少次被查獲酒駕或醉駕才算犯罪,飆車超過多少碼、累計多少次才能入刑,等等。諸如此類,都需要一個明白無誤的定罪量刑標準。
  總而言之,運用刑法治理醉駕,絕不能因為醉酒駕駛?cè)胄潭货矶,在設立這一罪名的同時和將來實施之后,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假如,不分青紅皂白胡子眉毛一把抓,人為地拔高或降低立案和處罰標準,在法不責眾的心態(tài)下,反而會適得其反。醉酒駕駛?cè)胄蹋仁瞧嚿鐣默F(xiàn)實需要,也是使刑法更加完善的需要。如果能在具體定罪量刑上充分聽取民意,最后確定罪與非罪、罪輕罪重的標準,這不僅是宣傳文明駕駛的好機會,也可成為民主立法、科學立法的典范。
  凡標注來源為“經(jīng)濟參考報”或“經(jīng)濟參考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chǎn)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jīng)濟參考報社,未經(jīng)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醉駕入刑”處罰過重嗎 2010-12-29
· “醉駕必入刑”這劑猛藥的毒不少 2010-12-23
· 治醉駕不易,治醉權更難 2010-12-23
· “醉駕入刑”面前,公務員不能例外 2010-12-23
· “凡醉駕必拘役”有矯枉過正之嫌 2010-12-22
 
頻道精選:
·[財智]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存款返現(xiàn)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十二五”開好局需要關注的重大問題·[思想]通脹是資產(chǎn)價格泡沫的殺手
·[讀書]《五常學經(jīng)濟》·[讀書]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
 
關于我們 | 版面設置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jīng)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nèi)容未經(jīng)協(xié)議授權,禁止下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甲101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