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實驗室董事長方興東18日在接受人民網IT頻道記者采訪時表示,某些企業(yè)的市場壟斷行為,嚴重影響了中國互聯網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他特別強調,反壟斷的核心在于反對壟斷行為,而不是處在壟斷地位的企業(yè)。方興東所領導的互聯網實驗室公布了《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壟斷狀況調查及對策研究報告》。該報告指出,我國互聯網產業(yè)已經出現了壟斷現象。報告透露,中國互聯網行業(yè)出現的壟斷現象主要集中在搜索、即時通訊、電子商務三大領域:2010年第三季度,百度占據搜索引擎市場份額的72.30%;騰訊QQ占據即時通訊市場份額的76.56%;阿里巴巴旗下阿里巴巴B2B、淘寶、支付寶分別占據各自領域市場份額的54.39%、54.39%94.7%和71%。(人民網2月19日) 反壟斷這個概念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陌生,是因為它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尚遠;熟悉,是因為它的誕生已經有了一個世紀以上的歷史,并且反壟斷調查在世界各國不斷上演。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出臺之時,中國的互聯網還在急速發(fā)展階段,遠談不上成熟,壟斷行為在互聯網上還不多見,所以,當時法律條文主要針對的對象,也不是互聯網企業(yè)。但是,從2007年至今,中國互聯網市場已經接近成熟,至少在對消費市場的瓜分上已經成型。正如方興東所言,在互聯網企業(yè)各自成型的領域,新生的、創(chuàng)新的企業(yè)想要再次分一杯羹已經難上加難,其命運只有被收購或者被死亡。 但是,方興東所說的還只是“皮毛”,互聯網壟斷企業(yè)壟斷行為最大的危害在于:壟斷企業(yè)的肆意行為,在政府職能部門無法有效約束的情況下,會給消費者帶來傷害。這種傷害的例子不用多舉,2010年的中國互聯網帶給我們的傷痕就很深刻。它們之所以如此膽大妄為,沒有商業(yè)和法律上的后顧之憂是主要原因——在政府不能嚴厲懲罰的情況下,消費者又沒有其他的選擇。 客觀地講,中國的反壟斷已經落后了世界一步,在微軟、英特爾相繼在歐美被調查的時候,我們對互聯網業(yè)的壟斷尚不自知。如若對中國互聯網企業(yè)的壟斷行為不加管制,很難確保國內的網民不再受傷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