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排的Bruce是個帥哥哦”“空調太冷,求抱”“蚩尤族?我也是‘吃油’族的”……日前,國產3D動畫大片《秦時明月之龍騰萬里》(簡稱《秦時明月》)在京舉辦首場市場化運作的彈幕場電影。吐槽、贊美、閑扯,90分鐘的觀影過程中,彈幕一分鐘未歇。 作為新興的觀影模式,短短一周,彈幕不僅出現(xiàn)在《秦時明月》的放映中,電影《小時代》《繡春刀》也先后邁入彈幕電影行列,爭相“求吐槽”。 彈幕最早是軍事用語,后被用來描述卷軸射擊游戲和清版游戲。而彈幕視頻系統(tǒng)則源自日本網(wǎng)站,觀眾在觀看視頻時可以邊看邊評,發(fā)表的評論從屏幕上實時滾動,看上去像是飛行射擊游戲里的彈幕,如果某一時間評論很多,則會完全遮蓋視頻畫面。國內著名的“A站”(AcFun)和“B站”(嗶哩嗶哩)也都是彈幕式視頻分享網(wǎng)站,而電影《秦時明月》則成為首個將彈幕搬進影院的電影。 與彈幕視頻有所改變的是,彈幕版《秦時明月》并沒有直接將評論壓在影片畫面之上,而是將其顯示在兩邊彈幕區(qū)中。主屏幕播放內容,兩邊彈幕區(qū)顯示連貫滾動的彈幕吐槽,保證了畫面純凈度。 此外,此次彈幕場采用WIFI發(fā)送的方式進行,觀眾只需要打開手機,連接指定的WIFI后,打開瀏覽器,進入彈幕發(fā)送頁即可讓自己的吐槽飛到墻上,和影廳內其他觀眾形成“無聲交流”,不會額外增加費用。 在看電影時不僅要關注彈幕區(qū)的評論,還要隨時低頭寫評論,一心三用會不會影響觀影質量?16歲的熊藝昕對此一點都不擔心:“我之前也經常上彈幕網(wǎng)站,早就習慣了這樣的觀影方式。如果覺得有細節(jié)遺漏了,可以再去看一次普通版的。”“編評論時可以聽聲音了解劇情,一點都不耽誤。”小姑娘顯得興致十足。 彈幕電影會成為常規(guī)觀影模式嗎?中國電影評論學會王旭東認為彈幕觀影不會成為主流。他認為,彈幕吐槽往往是第二次觀看影片時需求較大,而重復觀影行為不是院線觀眾的主流觀影習慣。 樂視影業(yè)副總裁陳肅則對彈幕觀影常態(tài)化非常樂觀。在他看來,“彈幕好像3D、IMAX、4K一樣,是新的體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