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年春節(jié)黃金周之后的A股市場可謂是“馬上有錢”,而上周滬指在銀行股帶領下,順利收復2100點大關。經過6個交易日的快速上攻,上證指數2月份已累計上漲4.07%,令投資者對春播與業(yè)績浪行情的預期進一步提高。
從技術面上看,滬指正面臨阻力,上周四滬指沖擊60日均線受阻回落后,盡管周五重拾強勢,但是60日均線仍然擋在眼前。分析人士表示,歷史上幾乎每年都會出現“春季”行情,這個規(guī)律是多方面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2月份滬指僅上漲了4.07%,反彈空間仍存,60日均線難以擋住多頭的腳步。
五大利多因素共振
多數機構認為有五大利多重因素已形成共振態(tài)勢,有助A股繼續(xù)強勢。
首先,經濟數據支持股市走好。上周末,統(tǒng)計局公布1月份CPI和PPI數據,數據顯示,CPI同比上漲2.5%,環(huán)比上漲1.0%。而PPI同比下降1.6%,環(huán)比下降0.1%。業(yè)內分析人士表示,1月份CPI數據基本符合預期,對A股市場形成正面影響,物價穩(wěn)定對于股市而言是利好,同時有助于穩(wěn)定人民幣匯率的市場預期,降低資金外流的風險,增加股市對于境外長期投資資本的吸引力。
其次,權重銀行股出現領漲。匯金重倉持有銀行板塊和ETF指數基金,QFII前十大重倉股中有6只銀行股。可以看出主力機構資金最為集中的當屬銀行板塊,銀行板塊在經歷了利空釋放后,呈現反彈跡象,特別是以中信銀行為首的“觸網”品種表現更加強勢,銀行板塊反彈為大盤創(chuàng)造反彈契機。
第三,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政策利好預期升溫。從過往歷史看,在1998年至2013年的兩會期間,國內消息面均相對平靜,鮮有利空消息出臺,與此同時市場對會議出臺積極政策的預期則逐步升溫,并帶動市場做多人氣。
第四,資金面向好是最主要的利多因素,也是近期反彈的主要動力。央行春節(jié)黃金周前的巨額逆回購操作使市場資金面自1月下旬開始大幅好轉,當前資金供給充足,市場資金面較為寬裕,資金利率快速下降,由此推動了本輪反彈行情。
第五,由于2月份IPO基本處于空窗期,資金壓力明顯緩解,降低了投資者的持股壓力。
投資關注兩條主線
滬深兩市馬年春節(jié)黃金周后的迅速走強,讓投資者看到了希望,綜合上述利多因素的共振,A股上演春播行情的可能性很高,如何把握馬年的春季走勢?
巨豐投顧表示,當前的紅包行情,可從兩條主線入手操作:1.年報行情;2.兩會題材股。建議投資者特別關注2013年年報大幅預增的中小盤品種,尤其是存在高送轉預期的個股。對環(huán)保、食品安全、生態(tài)農業(yè)、新能源汽車等有望成為兩會的題材股,也可以逢低關注。
民族證券認為,注意挖掘可能受益兩會出臺扶持政策的板塊,如國企改革、節(jié)能環(huán)保和醫(yī)藥消費等。
華訊財經則表示,技術調整目前已經結束,市場的做多情緒漸入佳境,權重和題材的聯(lián)袂拉升也說明了這一點。預計兩會前市場都將保持強勢,建議逢低關注生態(tài)農業(yè)、節(jié)能環(huán)保、土地流轉、單獨二胎、國企改革、區(qū)域經濟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