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dǎo)語:如果你有機會去看珠寶展,那么你最好知道,哪些工藝是這個品牌最擅長的,這樣你就能知道,一件美麗的珠寶為什么會讓寶石那么美。
梵克雅寶總裁Nicolas Bos一句話道出了珠寶的價值,“寶石本就十分珍貴,然而只有在人手的雕琢下,它們紛紛披上華美外衣,幻變?yōu)楠氁粺o二的杰作,從而平添一份獨特價值,一份內(nèi)外兼?zhèn)涞膬r值!
必需澄清一點的是,通常具有這樣價值的珠寶,都是大件珠寶,且價格高昂。它們一般出現(xiàn)在女明星的紅地毯上,貴婦或者闊綽的收藏家里。
如果你有機會去看珠寶展,那么你最好知道,哪些工藝是這個品牌最擅長的,這樣你就能知道,一件美麗的珠寶為什么會讓寶石那么美。
梵克雅寶——隱密式鑲嵌
隱密室鑲嵌是梵克雅寶在工藝領(lǐng)域內(nèi)獨樹一幟的特色,有多個品牌試圖效仿,但迄今還沒人能撼動梵克雅寶在這一領(lǐng)域的地位。簡單來說,隱密室鑲嵌實際上就是將寶石并列鑲嵌,遮住位于其下的金屬材料,讓一件珠寶擁有貼合的觸感和一致的外觀。
這一工藝主要應(yīng)用于紅寶石和藍寶石上。值得說明一點的是,如何將寶石排列并不是珠寶鑲嵌師的職責任,而是珠寶切割師的工作。所以,隱密式鑲嵌工藝并不是由鑲嵌師完成,而是寶石切割師完成。
一般來說,一件珠寶設(shè)計完成之后,考驗工藝的時間才剛剛開始。但隱密式鑲嵌工藝對設(shè)計要求依然極高,設(shè)計圖從一開始就要明確指出珠寶哪一部分要使用這種工藝,而模型用來確定體積大小。珠寶師們制造合適的金屬托架用于鑲嵌寶石(一般直徑僅有0.2毫米的黃金或鉑金細絲制作的金屬外框),當然,使用了隱密式鑲嵌工藝的珠寶,通常正面不大能看得到這些金屬托架。接著,鑲嵌師根據(jù)寶石設(shè)計部門的設(shè)計草圖、珠寶模型來最終甄選寶石,品牌再去采購正確的、符合珠寶設(shè)計師要求的寶石。
為了鑲嵌寶石,每顆寶石實際上都必須刻出兩條軌道,深淺大小全部依賴于人工肉眼判斷,在高級珠寶領(lǐng)域,這的確還是一個純手工的世界。寶石上的軌道切割必須盡可能精確,因為這是鑲嵌寶石的關(guān)鍵,當這一工序完成后,寶石就可以自然滑入嵌座,無需施加任何外力,而且也不會掉出來。珠寶設(shè)計師們透露,其實在這一鑲嵌工藝中,最神秘的是一道“門”的結(jié)構(gòu),運動了這一鑲嵌工藝的珠寶都有一個可拆卸部件,以便切割師嵌入寶石,隨后關(guān)閉并焊接。
華洛芙——金絲編花工藝
將黃件打造出絲綢般的觸感,這像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wù),但德國珠寶品牌華洛芙曾用金絲打造出一條黃金腰帶,其柔軟程度和一條使用上好小牛皮制作的腰帶不分上下。
要打造出“軟黃金”珠寶,工匠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熔金,熔金結(jié)束之后,將液態(tài)黃金倒入特制的鑄模中,這些黃金小鑄件就像一支支細小的金箍棒,每根鑄件將達到5公斤,再然后,就是一個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勵志”的故事,工匠們將會將這些小鑄件放進特制的模具中,使其變成直徑只有2毫米的金絲。
從金絲被制造出來開始,在接下來就全部要依賴人的手工編織,完成這一工序的多是女性,他們要以均勻的力道將金絲纏繞在特制的珠寶工具上,再將數(shù)條金絲扭成編花,制作成可以佩戴的項鏈。僅制作一條編花項鏈,需要用的金線就超過了160米。
CINDY CHAO——雕塑蠟?zāi)5闹閷殑?chuàng)作者
時至今日,這個由Cindy Chao一已之力創(chuàng)立的珠寶品牌已經(jīng)成為華人珠寶設(shè)計的一個神話,在今年蘇富比40周年的珠寶拍賣上,Cindy Chao創(chuàng)作的8.03克拉緬甸天然鴿血紅紅寶緞帶戒指,拍出了2352萬人民幣的價格,刷新了亞洲珠寶拍賣的記錄。
Cindy Chao所有的珠寶作品都是一件藝術(shù)品,她的“皇家蝴蝶胸針”被美國Smithsonian國家歷史博物館列館典藏,這也是該館唯一一件當代珠寶。
作為個人品牌創(chuàng)立的珠寶品牌,有著創(chuàng)始人濃重的痕跡。Cindy Chao所有的藝術(shù)珠寶作品都非常立體,可以360度觀賞,據(jù)說這是受到其家族的影響,其祖父是建筑師,設(shè)計了臺灣許多廟宇,在某一次接受采訪時Cindy Chao說,“我的珠寶設(shè)計和制作是一個相當耗費人力的過程,但我非常享受其中的樂趣。我們與許多大批量生產(chǎn)的現(xiàn)代珠寶不同的是,所有的珠寶全都采用手工制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的珠寶制作種采用蠟雕的技術(shù),它是一種沿襲自19世紀的蠟雕制作工藝。由于它的高難度,蠟雕已經(jīng)成為幾近失傳的技術(shù)。在著手制作真正的珠寶之前,我會手工雕刻出一比一的蠟?zāi),這樣我們就可以立體觀察它的每一個角度,這是二維效果圖完全無法比擬的”。
Chullery——對點翠的運用
Chullery由臺灣珠寶設(shè)計師林芳珠創(chuàng)立,其設(shè)計的珠寶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擅用玉石、點翠等傳統(tǒng)中國珠寶元素。
點翠這種工藝在如今本土大多數(shù)珠寶品牌身上已經(jīng)難覓蹤影,只有一些古董才能見到。在過去,點翠主要被應(yīng)用在皇帝或皇后的頭飾上。
點翠工藝主要和金屬工藝相結(jié)合,工匠們一般先用金或鎦金的金屬做成不同圖案的底座,再把翠鳥背部亮麗的藍色的羽毛仔細地鑲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種首飾器物。而在這其中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要保證點翠中“翠”的鮮艷性,翠羽必須自活的翠鳥身上拔取,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如今這類珠寶越發(fā)少見,翠鳥是國家保護動物,這種工藝如今看來也實在殘忍。
制作一件點翠珠寶,也不是一件把翠鳥的毛拔下來粘上去這么簡單。工匠要先以金屬制作一個花形底托,再用金絲沿著花形焊個槽,在槽內(nèi)以翠鳥的羽毛裝飾,但同時又要制成美麗吉祥的圖案,在完成這部工序之后,還要在這一基礎(chǔ)上鑲嵌珍珠、瑪瑙、紅珊瑚等寶石。
林芳珠收集有數(shù)件含有點翠工藝的古董,以此為設(shè)計元素。2008年受臺北故宮邀約,進行了雙品牌合作,成功的將臺北故宮中的國寶文物轉(zhuǎn)化為時尚珠寶作品,并成為中國臺灣文創(chuàng)珠寶的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