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在橫盤數(shù)日后再度轉頭向下,在板塊跌幅榜上,房地產板塊排名靠前,而引發(fā)地產股大跌的主要原因來自房產稅試點擴圍的消息。受利空消息影響,百余只地產股出現(xiàn)下挫,其中部分二、三線地產股跌幅居前,此外,萬科A跌幅也超過2%。雖然房產稅試點對地產股起到一定壓制作用,但有分析師認為政策調控的影響邊際效益已經弱化,對房價抑制作用有限,并不會根本改變房地產行業(yè)的基本面,當前不少地產股具備很好的成長性與價值投資性。
短線調整消化利空
在本輪大盤調整中地產股普跌明顯,板塊跌幅也處在所有板塊前列。近日有消息稱,北京、深圳、南京和杭州等多地房產稅試點方案已上報,多數(shù)方案已接近“最終版本”,房產稅試點可能在近期擴圍。負面消息對地產股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作為權重板塊之一,地產股的下挫也引發(fā)A股出現(xiàn)調整,截止收盤,滬指下跌0.73%,深成指下跌0.59%,兩市紛紛刷新本輪調整的新低。
而房產稅試點擴圍的消息并非空穴來風,國家統(tǒng)計局18日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5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中,有69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同比出現(xiàn)上漲,上漲城市比上月明顯增多。其中,廣州、北京、深圳、上海四個一線城市成為領跑者,漲幅均超過10%。有行業(yè)分析人士告訴記者:“房價上漲壓力增大,倒逼管理層推出調控政策應對,而目前正是房產稅試點擴圍的最佳時機。有傳言近期包括北京、深圳、青島、杭州等多個一、二級城市上報試點方案。其中北京今年已兩次上報房產稅試點方案,雖然最后版本仍可能調整可能,但在房價走高背景下,今年下半年房產稅試點城市增加將是大概率事件!
但從市場影響角度來看,房產稅并不是壓垮房地產行業(yè)的最后一根稻草。上述分析人士表示:“從已經實施試點的上海、重慶樓市情況來看,房產稅的影響并沒有預期那么大。即便新增試點城市,對當?shù)胤康禺a市場的負面作用也將十分有限。政策利空對房地產上市公司存在一定短期壓力,但不會從根本上改變行業(yè)基本面情況。”
東莞證券分析師何敏儀則表示,以房產稅等長效機制指導市場,使樓市重歸市場化可能是未來調控的新取向。投資者無需過分擔憂政策調控對樓市帶來的沖擊。新政出臺,二級市場在不長的時間內逐漸消化利空可能性高。
優(yōu)質地產股仍是價值洼地
從行業(yè)角度來看,房地產行業(yè)最大的不確定性來自政策之手的調控。過去,一旦有調控政策出臺,地產股集體跌停時有發(fā)生,而經過幾年的“磨練”,地產股已開始逐漸適應,反應已相對較為冷淡。19日盤中地產板塊跌幅一度達到3%,截至收盤下跌1.28%,跌幅有所收窄。
政策調控的邊際效應已經弱化。方正證券分析師周偉認為,政策調控一次比一次嚴厲,最終導致了2011年及2012年上半年樓市的低迷。從房地產板塊的市場表現(xiàn)看,2010、2011年均有明顯的下跌,整體下跌幅度甚至達到50%,直至2012年一季度才真正確立此輪調整的底部。2013年一季度出臺新一輪調控政策,但政策影響的邊際效應已經弱化,一是銷量下跌的幅度有限;二是房價上漲的趨勢未能立即扭轉;三是房地產板塊的調整幅度有限。
同時,在幾年的調控聲中,房地產行業(yè)依舊保持了較高的景氣度,從5月多數(shù)城市房價同比上漲中不難看出。在行業(yè)未發(fā)生明顯轉向之前,地產股依舊是價值投資的一塊洼地。
對于房地產行業(yè)未來預期,何敏儀表示,隨著銷售旺季到來,開發(fā)商加大新樓盤推出,預計銷售景氣及成交將繼續(xù)上升。房價有望較平穩(wěn)的上漲。土地成交量逐步回升,溢價率上揚,行業(yè)正進行補庫存活動。開發(fā)商看好樓市后市銷售,市場整體景氣度持續(xù)上升可期。而地產板塊年內業(yè)績鎖定高,未來業(yè)績增長有保障。當前估值水平仍然吸引,長期投資價值凸顯,股價具備較大的向上修復空間。
何敏儀還表示,在城鎮(zhèn)化、消費升級、流動性充裕、行業(yè)集中度提升等大方向利好背景下,當前不少地產股具備很好的成長性與價值投資性。看好地產股下半年整體表現(xiàn),上調行業(yè)投資評級至“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