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之家訊:“人間珠玉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宜興紫砂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國乃至全世界都亨有盛名的一種藝術(shù),現(xiàn)在這種具有收藏價值的“紫砂古董”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名家紫砂壺,可謂是“一壺難求”。宜興紫砂曾經(jīng)是以手工制作出名,現(xiàn)在隨著需要量的大加以及科技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大批機械壺,當然有藝術(shù)價值的仍是手工壺,也最具收藏價值。紫砂壺因其獨特的特性,泡茶不奪香味,受到廣泛喜愛,但是紫砂壺的價格卻總是千變?nèi)f化,都不知是否值這個價,一些小因素總是會影響到紫砂壺的價格。
1.掌握古壺的特征是鑒別真假的基礎(chǔ)。古壺質(zhì)地粗而不劣,形制古拙而不失規(guī)整,光澤滋潤而不輕浮,手感厚重舒適,名款工整而不頑強板。宜興紫砂壺名家制作的壺在壺身鐫刻詩文圖畫者,也多為當時名手所作,布局自然合理,刀法簡練精確,非俗手所能效仿。因此,紫砂壺工藝,并非簡單的燒陶工藝,而是融合了陶藝、書畫、造型、篆刻等古文化結(jié)晶的綜合性工藝品。
2.從形與質(zhì)推斷年代。不同時代的產(chǎn)品和生活用品都有其時代特征。早期紫砂茶具以實用為主,裝飾為次,故其壺型拙樸大方,略無花巧,茶壺出水處常為單孔。隨著紫砂壺裝飾作用的增強,壺型日趨文巧。如早期明顯多夾粗砂,清以后夾砂日細,壺表也日益細膩。從這些特征可推斷藏品的相對年代。
胡永成紫砂作品《線圓》
3.注意假冒之作。有些攤販,在紫砂壺表面上涂蠟或鞋油以及采用其他制假手段,以次充好,以假亂真,貌假古雅,實則欺騙,應(yīng)特別注意鑒別。
4.看名款。這是最直接了當?shù)蔫b別方法。如明清名安制壺,壺底必有名款。名家之款猶如當今名優(yōu)產(chǎn)品的標志。因此,必須對明清大家的名、字、號及其慣用的款式、字體熟悉銘記,以便鑒別時有所依據(jù)。例如當時的書畫家和制壺大師時大杉、李仲芳、徐友泉、陳曼生等這些名人,在名款上必須能對上號。沒有名款或款式不符,即屬可疑。即使為真品,其茶具價值也應(yīng)大打折扣。
5.從表面光澤判斷。凡名手所制之壺而能留傳至今的,定為當時及后人所至愛,早晚把玩,火氣早已脫盡,其壺表必定潤澤可愛。而新制品,火氣極重,有的以涂蠟來增加光澤,用指甲一刮便可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