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6月下旬,雖然市場慘不忍睹,但中期行情仍出現了開始預熱的跡象,期間不乏活躍個股。而中期高送轉近年來也成為市場中期關注的焦點和熱點之一,在中期業(yè)績行情開始預熱之際,中期高送轉潛力股也將逐漸進入投資者的視野。 雖然高送轉的實質是股東權益的內部結構調整,對凈資產收益率沒有影響,對公司的盈利能力也并沒有任何實質性影響。高送轉后,公司股本總數雖然擴大了,但公司的股東權益并不會因此而增加。而且,在凈利潤不變的情況下,由于股本擴大,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與送紅股將攤薄每股收益。但近年來高送轉卻仍是市場追逐的熱點之一,投資者更看好上市公司高送轉之后股價的成長帶來的收益。 每股未分配利潤和每股資本公積金是衡量能否高送轉的重要指標。根據聚源數據統(tǒng)計,一季度末每股未分配利潤超過1元的公司多達999家,每股資本公積金超過5元的多達335家。貴州茅臺一季度末每股未分配利潤最高,多達16.7元,其次是中國船舶,多達15.8元,洋河股份、吉林敖東兩家公司一季度末每股未分配利潤都超過10元。而上市公司每股資本公積金則更高,湯臣倍健一季度末每股資本公積金近26元,沃森生物等都超過了20元,而東富龍等公司雖然一季度末每股資本公積金不足20元,到也都超過了10元。 近年來,中期成為了不少公司選擇的分紅時間點。中國石化近年來一般一年分兩次紅,自2002年以來中期一直分紅。中國平安近5年來有4年中期出現過分紅的情況,中體產業(yè)、中國石油等大盤股中期分紅情況也較為明顯。除大盤股會選擇中期分紅外,中小板企業(yè)也開始選擇中期分紅。新合成2004年6月上市,2005年中期實施了高送轉,2006年以來,中期兩次分紅。獨一味2008年上市,2009年和2010年中期都選擇了分紅。 隨著新股及次新股的增加,尤其是新上市的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年終分紅的企業(yè)越來越多,中期分紅的公司也開始增加,中期高送轉也開始增多。去年中期分紅的企業(yè)達到69家,創(chuàng)歷史最高,而中期送股或者轉增股本超過5股的也達到了30家,除三一重工等幾家主板上市的公司外,三分之二的中期高送轉公司是中小板和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的次新股。 一般情況下,每股未分配利潤大于1元就已經具備了高送轉的潛力,考慮到目前市場情況及公司的經營情況,我們選取一季度末每股未分配利潤大于2元或每股資本公積金大于5元、一季度每股收益和每股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凈額都為正同時中期不會出現虧損情況、總股本小于10億股同時2010年年度沒有實施過高送轉的個股,這些個股中期高送轉的潛力更大。 按照上述的條件篩選,我們刪選出89只高送轉潛力較大的個股。創(chuàng)業(yè)板公司大富科技一季末每股未分配利潤雖然不足1元,但每股資本公積金高達12.5元,而且業(yè)績良好,總股本只有1.6億股,流通股本僅25%,去年年底選擇了派現并沒有送轉。中小板的浙江永強一季度末每股未分配利潤3元、每股資本公積金9元,去年也選擇了派現。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很多高資本公積或者高未分配利潤的主板公司,都具備了高送轉的潛力。恒源煤電一季度末每股未分配利潤4.6元,每股資本公積金6.1元,片仔癀等主板公司高送轉的潛力也基本具備。 除每股未分配利潤和每股資本公積金兩項重要指標,公司的經營情況、股本等因素也是能否實施高送轉的重要因素。股本規(guī)模偏小的上市公司,為了改善股票的流動性,因此會有較強的股本擴張要求,推出高送轉方案,而公司的凈利潤以及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也是能否分紅以及高送轉的重要因素。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公司的分紅政策,許多公司雖然經營情況良好,也有很多資本公積金和未分配利潤,但仍不選擇分配。所以,上市公司除具備硬性的條件外,還要考慮公司的分紅政策,才能進一步確定是否會有高送轉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