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頭輕輕頂向上顎,感受新鮮而又飽滿的魚子醬一顆顆在味蕾爆破的至醇體驗。
這些你并不知道
關(guān)于魚子醬有這樣一個傳說:許多年前伊朗海邊的一位皇帝,對魚子醬十分喜歡,在當時許多食用魚子醬的男人都身強體壯,魚子醬成為了當時力量象征的食物,營養(yǎng)價值很高。
可你并不知道的是,我們常吃的很多“魚子醬”,嚴格說來,根本稱不上是魚子醬,那些東西可能出自圓鰭魚、鮭魚、白鮭、鱈魚,或是別的魚類家族,但在法國,魚子醬定義之精確、嚴格一如香檳:只有鱘的魚卵才有資格制成魚子醬,其余一概沒有資質(zhì)。
魚子醬之所以位列世界三大珍味之首,不僅僅因為鱘魚的稀少,更重要的是它在舌尖冰涼又性感地爆破那一刻,那種輕微又華貴的觸感,千金難求,閉上眼睛甚至可以聽到這種美味的聲音。這種致真享受全憑魚子醬品鑒大師們藝術(shù)家般的熟練加工技術(shù)。
魚子醬的傳奇
從古羅馬時代開始,魚子醬就是皇公貴族餐桌上的珍饈佳肴。飽滿溫潤的色澤、稀少的產(chǎn)量和無可模仿的鮮味讓其在備受追捧的同時,更成為尊貴生活的象征。即使到了當今社會,擁有一家歷史悠久魚子醬俱樂部的席位,仍舊是各國首腦貴族們炫耀的資本。
但是野生鱘魚產(chǎn)量少的可憐,人們開始挖掘養(yǎng)殖鱘魚的技術(shù)領(lǐng)域,比如卡露伽(KALUGA
QUEEN)品牌魚子醬。
德國漢堡的魚子醬世家AKI公司的元老Rusch先生在2008年品嘗了卡露伽魚子醬后,立即驚嘆地表示“自從野生魚子醬幾乎絕跡以來,再也沒有吃到過這樣好的魚子醬了,魚子醬的品質(zhì)終于又回來了!
中餐盛宴新食尚
養(yǎng)殖鱘魚的魚子醬品質(zhì)為何會如此出乎意料地好?最接近野生的生長環(huán)境,采用源于歐洲的加工流程,養(yǎng)殖的鱘魚建立了其追溯系統(tǒng),保證了可持續(xù)供應(yīng)的同時,也造就了這一人間美味。無怪乎卡露伽在漢莎天廚全球人工養(yǎng)殖魚子醬盲試中,一舉囊括了第一、第二位。如今,卡露伽魚子醬作為主推的經(jīng)典菜式,供漢莎航空的貴賓艙賓客享用。
當全世界食客仍舊熱衷于采用傳統(tǒng)吃法食用魚子醬時,中國廚師們在尋找魚子醬與中餐的匹配可能。隨著中國餐飲奢侈品市場的逐步顯現(xiàn),口感驚艷的魚子醬勢必成為未來中餐宴席上的新寵。一道融入了魚子醬的獨特風味、對你又很親切的中餐菜品,是不是很有吸引力?來一杯法國香檳,中餐也可以有如此奢華的體驗。
繁復的加工過程
魚卵之所以可化身為美味的魚子醬,靠的全是精細、安全的加工過程。要在約15分鐘之內(nèi),完成十多道手續(xù),再久一點魚卵便不新鮮,無法制成頂級魚子醬。
1、首先把鱘魚敲昏。(記住不是殺死,因為那樣魚卵腐敗的速度會更快)
2、然后取出魚卵,篩檢、清洗、濾干,再交給一位鑒定大師。
3、魚子醬的鑒定大師會依魚卵的大小、色澤、堅實程度、聚散密度、氣味等來評定等級。
4、大師再為這些魚子醬決定得放多少的鹽,這是全體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這些鹽要足夠把魚卵腌成魚子醬,但鹽味又不會把滋味和口感二者微妙的組合給蓋掉,靠的還是經(jīng)驗。
5、加鹽之后,魚卵便在濾網(wǎng)上篩晃,直到干濕適度,方可罐裝。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沿襲的嚴密工藝傳承,魚子醬仍舊堅持了最傳統(tǒng)但繁復的制作工藝及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