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已分紅A股平均股息率僅0.78%
|
僅福耀玻璃、萬通地產、宗申動力、華麗家族和九陽股份股息率超一年定存利率
|
|
2011-05-06 作者:記者 吳黎華/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字號
大
中
小】 |
作為最根本的估值指標,股息率(股息/股價)似乎正在逐漸被A股淡忘,從目前的分紅情況來看,2010年A股的股息率不僅遠遠低于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也與CPI相差甚遠。 所謂股息率(Dividend Yield Ratio),是股息與股票價格之間的比率。在投資實踐中,股息率是衡量企業(yè)是否具有投資價值的重要標尺之一。如果一只股票連續(xù)多年年度股息率超過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則這支股票基本可以視為收益型股票。 WIND統計顯示,截至目前,兩市已有321家上市公司完成實施或正在實施2010年度分紅預案,其中,有288家上市公司進行了現金分紅;另有1051家上市公司已經公布了分紅預案,其中有1014家上市公司的分紅預案中包含了現金分紅。 然而根據WIND的統計數據,在上述已經或正在實施分紅的321家上市公司中,若以2010年12月31日的股價為基準,有統計數據305家上市公司(剔除2010年12月31日后掛牌交易的)平均股息率僅為0.78%,僅為目前一年定期存款利率3.25%的24%,僅為2010年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3.3%的23.6%。此外,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和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規(guī)定,投資者從上市公司所獲得的現金紅利還要按10%的稅率征收紅利稅。這意味著,僅從分紅來看,投資者從上市公司獲得的收益遠遠低于同期銀行定期存款利息,也和CPI的漲幅相差甚遠。 數據顯示,在上述305家上市公司中,福耀玻璃、萬通地產、宗申動力、華麗家族和九陽股份的股息率分別為5.56%、4.40%、3.94%、3.36%和3.32%,為僅有的股息率超過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的5家上市公司。 福耀玻璃《2010年度利潤分配方案》顯示,公司以2010年末總股本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送現金紅利5.70元(含稅)。而2010年12月31日,福耀玻璃收于10.26元/每股,這就意味著,投資者每購買102.6元的福耀玻璃的股票,就能獲得5.70元的現金分紅。而華麗家族公布的利潤分配方案則顯示,公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5元(含稅),并送3.5股,扣稅后每10股派發(fā)現金紅利4.15元。 中金嶺南則是上述305家中以現金分紅的股息率最低的上市公司,僅為0.089%。該公司的2010年度權益分派實施公告顯示,公司以現有總股本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0.20元人民幣現金;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3股。而截至2010年12月31日,中金嶺南股價收于22.50元/股。這就意味著,投資者投資225元,才能獲得0.20元的稅前現金分紅收益,這僅為一年定期存款利息的2.7%。而實際上,WIND統計數據顯示,上述305家上市公司中,有224家股息率低于1%。 除了中金嶺南之外,在上述305家上市公司中,剔除沒有進行現金分紅的外,龍源技術、遠望谷、江特電機、西部資源和國電南瑞的股息率分別為0.098%、0.100%、0.117%、0.125%和0.139%,它們都是現金分紅格外“小氣”的上市公司。 從2008年-2010年的情況來看,WIND統計顯示,在上述321家上市公司中,除不可比較的外,可比較的157家上市公司2008-2010年的平均股息率分別為1.16%、0.59%和0.77%(以當年年底股票收盤價格為基準)。這意味著,從2008年到2010年的3年間,上述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率不僅遠低于同期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也沒有呈現出明顯的上升態(tài)勢。 相比之下,公開資料顯示,美國股市股息率過去100年來平均在4%左右,戰(zhàn)后在2%-6%之間波動,金融危機時期則在3%左右。以可口可樂為例,自1950年上市以來始終堅持“按季分紅”,而且分紅金額逐年提高。今年2月份,可口可樂將季度股息上調7%,從每股44美分增至47美分,而截至記者發(fā)稿時,可口可樂每股股價約在67美元左右,這意味著,可口可樂的年度現金股息率仍然保持在2.8%左右。而就在稍早之前的4月27日,IBM表示,將季度股息提高15%,將支付每股75美分的季度股息,這是IBM連續(xù)第16年提高股息支出。自1916年以來,IBM就一直堅持每個季度發(fā)放股息。 “相比較而言,A股市場的股息率支撐仍然較弱,這與國內上市公司普遍較低的分紅比例有關!币晃蛔C券分析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現金股息率遠低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也遠低于CPI漲幅,這意味著在中國的股票市場,投資者只能依靠博取差價來獲得收益,這就從本質上決定了這個市場是一個投機的市場!彼f。
|
|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