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日程安排,4月20日,個稅調整方案將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初次審議。如初審順利通過,個稅調整方案將于6月底進行二審,二審獲通過則最快于下半年頒布實施。 對于本次個稅調整方案,市場充滿期待,多數(shù)認為個稅起征點可能由2000元上調至3000元。財政部副部長王軍上周表示,個稅起征點若調整為3000元,納稅人口將減少到稅基人口的12%。同時,有專家據(jù)此測算,提高起征點至3000元將使得居民個稅支出減少900億元,再加上稅率調整等影響,最終將增加居民收入1200億元左右。 正因為如此,消費品板塊在近幾日蠢蠢欲動,個稅起征點調整對消費股的催化劑作用十分明顯。滬深A股周二大幅下跌,滬指跌幅超過50點,但家用電器行業(yè)逆市上漲,農林漁牧、食品飲料、商業(yè)貿易、醫(yī)藥生物、紡織服裝等消費類品種也漲幅居前。 當然,支撐消費品的利好因素并不僅有個稅起征點上調,上周公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數(shù)據(jù)大幅增長,中央部委對最低工資標準上調、居民工資增長的最新表態(tài),都使得市場對未來消費股行情開始有所期待。 今年以來,全國已有13個省份進行了最低工資標準適度調整,平均上調的幅度是22.8%。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楊志明本周一表示,“十二五”期間,最低工資標準年均增長13%以上,要努力實現(xiàn)職工工資增長15%,爭取五年內職工工資增長翻番。 上周五剛剛公布的經濟數(shù)據(jù)顯示,3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7.4%,增速比2月份加快了5.8%;前3個月累計同比增長16.30%,增速比前2個月加快了0.50%。除去1、2月份的春節(jié)消費旺季因素,3月份的消費增長的確十分明顯。 從商品種類來看,3月份主要分類商品零售增速均較2月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汽車、糧油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鞋帽、針紡織品、化妝品、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的零售增速均較2月份加快了10個百分點。需要指出的是,黃金珠寶、石油、建筑及裝潢材料和家具類商品的零售增速仍然非常快,分別達到了52.40%、43.80%、33.00%和31.90%。 市場層面最近出現(xiàn)的諸多信號也使得消費類行業(yè)的關注度正在提升。首先,周期類行業(yè)已漲幅較大,黑色金屬今年以來上漲了26.72%,房地產、化工等眾多行業(yè)的整體漲幅也都在15%以上。其次,周期類行業(yè)似乎出現(xiàn)了上漲乏力的跡象,上周以來跌幅居前的行業(yè)為有色金屬、建筑建材、采掘,本周跌幅居前的行業(yè)為有色金屬、金融服務。第三,經過前期大幅下跌的消費品近期開始出現(xiàn)企穩(wěn)跡象。 因此市場普遍預計未來消費品將迎來投資機會,只是當前市場對何時會啟動、具體哪些行業(yè)有爭議。招商證券策略分析師陳文招認為,二季度將是布局消費股的好時機,因為下半年開始勞動力市場和消費品市場將開始新一輪景氣。但是平安證券首席策略研究員王韌表示,從估值和時間角度看,全面買入消費品的時機并未到來。 王韌認為,布局消費股的催化劑有兩個:一是指數(shù)升至3100點-3200點區(qū)間,周期股修復的動力開始減弱;二是政策再次出現(xiàn)強力緊縮信號,周期股估值的政策壓力重現(xiàn)。第一個催化劑有顯現(xiàn)的跡象,但是目前第二個催化劑還沒有出現(xiàn)。預計真正的機會可能要到二季度末,目前仍是等待布局的階段。 從周期的角度看,中信建投策略分析師吳啟權表示,目前消費周期仍在下行階段,通脹作為消費周期加劇回落的催化劑,消費周期的底部可能出現(xiàn)在6月份至10月份之間。因此在拐點未到來之前,消費股可能正迎來左側布局的機會。 從行業(yè)來看,吳啟權認為,經濟從衰退到復蘇過程中,耐用消費品率先復蘇;必需品中,食品消費是最先復蘇的。由于醫(yī)藥和通訊器材消費是相對確定的品種,因此可以按照“醫(yī)藥、通信器材、食品飲料、日用品、服裝、汽車”的順序進行布局。此外,房地產相關的家裝消費、家電消費的復蘇雖然比較靠后,但也屬于消費品中的確定性行業(yè)。 此外,在周期類上漲、非周期股票下跌后,海通證券重提均衡配置,看好地產、醫(yī)藥、食品飲料、零售、海運、部分新興產業(yè)的后市表現(xiàn)。陳文招則建議從醫(yī)藥、旅游、食品飲料、紡織服裝和商業(yè)等開始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