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林威治時間(Greenwich Mean
Time,簡稱GMT)源于十九世紀,原意就是以英國倫敦格林威治皇家天文臺的平均太陽時為基準。英國海軍以格林威治子午線為起點,在航行中計算經度和船只的位置;1847年,英國一所鐵路公司亦以格林威治時間來設定列車行駛的時間;1880年,英國更把格林威治時間設定為官方時間。在其后的二十世紀,世界各國均普遍以格林威治時間為標準。此情況一直維持至1972年,格林威治時間才漸漸被“世界標準時間”(Universal
Time
Coordinate,簡稱UTC)取而代之。
傳統(tǒng)制表業(yè)界不時會以GMT為兩地時間腕表的依據。GMT與UTC雖于時間的測量上頗為接近,兩者卻并非一致。GMT以地球自轉為本,UTC則以國際原子時為基礎。所以,UTC象征著當代劃分時區(qū)的視野,它多以一整個小時為單位,與地球真實的轉動直接聯(lián)系,而且鮮有變化。
通過Octa
UTC,F(xiàn).P.Journe再度展現(xiàn)其創(chuàng)意和革新精神。這枚腕表擁有一個專利設計,它以一整個小時為單位,透過機械部件的運作,準確地顯示不同地理位置的夏令和冬令時間,體現(xiàn)當代劃分時區(qū)的標準。表盤上的藍色指針顯示主時區(qū)的時間,當中的齒輪系連接日期裝置,為佩戴者顯示主時區(qū)的日期,而玫瑰金指針則顯示全球24個時區(qū)的時間。只要按動4時位置的按鈕,便可輕易地調校主時區(qū)的時間。把表冠拉出至位置2,佩戴者可把第二時區(qū)調校至0,這樣玫瑰金指針便會同步自行作出調校,并顯示該時區(qū)的冬令時間。至于+1
/
-1的刻度設計,則讓佩戴者根據所選時區(qū)的方位(東或西),把第二時區(qū)調校至夏令時間。
這枚自動上鏈機械機芯以18K玫瑰金鑄造,與所有F.P.Journe
– Invenit et
Fecit腕表的設計同出一轍。它以1300.3型機芯為基礎,即使增設一項復雜功能,其體積和厚度仍然保持不變。表盤上除了設有偏心式小時、分鐘、小秒針、飛返動力儲備顯示、大日期顯示外,更首度配備一個第二時區(qū)顯示盤,顯示盤上的地球綴有時區(qū)刻度。佩戴者每月須以人手調校日期一次(擁有三十一天的月份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