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西霸 |
 |
資料照片 |
 |
動物保護主義者反對動物表演。資料照片 |
場內是日漸稀少的觀眾,場外是動物保護主義者的抗議,官方限制越來越多,社會上禁止動物表演的呼聲日益高漲……作為英國唯一仍保留大型猛獸表演的馬戲團,大英馬戲團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現(xiàn)年67歲的大英馬戲團團長馬丁·萊西,在當了40多年馴獸師后發(fā)現(xiàn),他嫻熟指揮老虎們翻滾跳躍的表演帶來的不再只是歡呼驚嘆。他希望將心愛的事業(yè)堅持下去,卻只能“看天吃飯”。
日漸寥落
今年7月初,大英馬戲團“十周年紀念巡演”來到諾丁漢舉行為期兩周的演出。隨團而來的除團長馬丁·萊西、馴獸師、小丑、載著6只老虎和其他動物的籠子外,還有幾張動物保護主義者的“熟面孔”。
抗議者們聚集在馬戲團表演的大帳篷外,舉著自制標語牌和旗幟,上書“你的快樂是它們的傷痛”等口號。
大英馬戲團向來是動物保護主義者的“眼中釘”。因為在英國目前僅存的仍舉行動物表演的4家馬戲團中,只有大英馬戲團保有6只老虎,其他3家?guī)е惭莸膬H僅是狗、馬、駱駝之類動物。
這6只老虎——塞塔、拉賈、本加利、因迪婭、佳拉和米婭——是萊西親手馴養(yǎng)的馬戲團第9代虎族成員。對他而言,它們就像寵物。這其中除幼年白虎佳拉仍在接受訓練外,其他都已參加演出。
大英馬戲團的動物演出陣容時有變動,目前除了老虎,其他成員還有兩匹駱駝、三匹美洲駝、兩頭馴鹿、六匹荷蘭種費雷西安馬、兩只狗和一頭名叫達米安的驢子。每種動物都有其獨特個性。就老虎而言,它們很有等級和領地概念,光是處理彼此之間的關系就夠讓馴獸師頭疼的。不過40幾年來,萊西只被襲擊過一次,后果是“花了幾乎一年時間才重新學會正常走路”。
在不巡演的時候,萊西把馬戲團動物養(yǎng)在他位于林肯郡的宅地后院。除了馬從荷蘭進口,其他動物都由他親自飼養(yǎng)并訓練。保有這些動物需要高昂的費用,光豬頭一周就要消耗70個。
動物們吃得一點不少,但觀眾卻一年比一年少。萊西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是英國有名的馴獸師,通過動物園、電視臺表演、大型馬戲團巡演、拍電影、廣告,他名利雙收。但好景不長,過去20年中,萊西經營過好幾家馬戲團,只有大英馬戲團撐過了10年。
馬戲團輝煌不再。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些出名的馬戲團在巔峰時期有兩三百人規(guī)模的演員,一晚上能吸引6000名觀眾。如今,大英馬戲團的規(guī)模已難以相提并論,僅能勉強維持而已。馬戲團今年以來的收入,平均每周比去年減少3000英鎊(約合4620美元),每場演出僅有200名左右觀眾,在一個可容納750人的大帳篷里,顯得頗為寥落。
堅持不易
大英馬戲團在諾丁漢的演出依然有人捧場。孩子們最興奮,有些家長卻可能心有疑慮。一位母親米歇爾說她的孩子纏著她要來!拔彝饬,條件是我們必須坐在后排。演出比我想象中要好。但我和女兒都不喜歡馴獸師在老虎表演時手里拿的那根棍子。事實上,她覺得很害怕!
盡管仍有一部分忠誠“粉絲”喜歡傳統(tǒng)馬戲中的動物表演,但追隨動物權益組織而呼吁取締動物表演的人越來越多,其中包括很多學者。布里斯托爾大學的斯蒂芬·哈里斯于2009年5月帶頭針對動物馬戲團做了一項調查,結論是“持續(xù)監(jiān)禁動物是一種暴行”。
“他們還在繼續(xù)這種做法,這讓我心痛,”哈里斯說,“動物們的活動空間很小,運動機會很少。它們的生存環(huán)境連動物園的基礎標準都達不到,譬如環(huán)境的豐富性或大型籠子,毫無疑問它們應該被轉移到動物園!
大英馬戲團每到一處巡演,總有一群抗議者聚集在場地外?棺h者說,他們的目的不是說服馬戲團認定自己有錯,而是說服公眾抵制演出,讓馬戲團生意無法繼續(xù)。
大英馬戲團的員工們已學會對這些抗議者熟視無睹。馴馬師戴夫·湯普森說:“他們不抗議這事,也會抗議別的。但你必須堅持下去,因為別人不會做。結束某項事業(yè)總比堅持到底要容易!
輿論壓力
對萊西和他的馬戲團隊而言,動物保護主義者還不是最難對付的。官方的“另眼相待”才是馬戲團目前舉步維艱的煩惱根源。這種壓力已經使馬戲團演出一步步退縮到郊區(qū)鄉(xiāng)村。
大約20年前,英國各地方議會就開始響應抵制馬戲團動物表演的社會輿論,不斷拒絕向馬戲團租借演出場地。
今年3月,環(huán)境、食品和農村事務部公布了一項公眾輿論調查結果,顯示在1萬多名受訪者中,94.5%的人表示支持政府禁止馬戲團巡演中使用動物。有官員后來更宣稱政府打算對動物表演下禁令,讓馬戲團上下一陣緊張。
今年5月的議會選舉結果讓萊西長舒一口氣:實施嚴格動物福利措施的工黨下臺,換了對相關政策較為寬松的保守黨領導的執(zhí)政聯(lián)盟。前者傾向于全面禁止動物表演,后者則主張執(zhí)行更為嚴格的規(guī)章措施,譬如官方定期檢查。
保守黨議員安德魯·羅辛戴爾在今年選舉前擔任影子內閣動物福利部長時說,他在實地考察馬戲團動物的生存狀態(tài)后發(fā)現(xiàn),那些獅子和老虎已經適應了馬戲團生活,假如禁止動物表演,“這些動物的整個生活節(jié)奏將被打亂……摧毀其生活方式比保持它更殘酷”。
萊西說,假如大英馬戲團被迫退出這個行業(yè),與其把動物送往動物園,他寧可選擇結束它們的生命!皠游飯@不會想要閹割過的動物,我的很多動物都是這種情況。假如國外馬戲團不想要它們,最仁慈的做法就是開槍把它們打死,這比把它們留在一個沒有訓練的環(huán)境里要好!
忌諱字眼
大英馬戲團目前有20名左右的常駐員工,許多是東歐移民,還有幾個英國志愿者時不時來幫忙。一名奧地利馬戲迷馬里奧對那些抗議者頗有怨言!榜R戲團發(fā)源于英國,60年前連女王都會觀看演出。現(xiàn)在其他國家把它當成一種藝術形式。但在這兒,它(馬戲團)已經成了一個忌諱的字眼。”
去年,動物權益活動人士在大英馬戲團的大象篷里藏了一臺攝像機,拍下一名馬夫虐打大象的畫面并向媒體公布,使大英馬戲團遭受了一次嚴重的公關危機。那3頭大象已被送回德國,但此事仍是萊西的心頭之痛。他說,那名馬夫是被收買后進入馬戲團而故意演出這一幕。事情曝光后萊西開除了那名馬夫,但此事大大損傷了大英馬戲團的形象。
國際上,瑞典、奧地利、芬蘭、哥斯達黎加、印度和新加坡等國政府均已禁止動物表演,不過在美國和德國,動物馬戲團仍生意興旺。美國有20多個舉行動物表演的馬戲團,規(guī)模最大的“靈林兄弟與巴納姆貝利”公司表演團隊包括數(shù)十頭大象、老虎、斑馬和駱駝,演出經常爆滿。
德國克羅內馬戲團的環(huán)歐演出每一站都受到熱烈歡迎。它旗下最紅的馴獸師小馬丁·萊西,正是大英馬戲團馬丁·萊西的兒子。小馬丁·萊西經常出鏡德國電視,曾與教皇見面,最近剛獲得蒙特卡洛國際馬戲節(jié)的金小丑獎,相當于馬戲界的奧斯卡獎。萊西的另一個兒子亞歷克斯過去曾獲得同一賽事的銀小丑獎,目前也在德國當馴虎師,不過很快將轉戰(zhàn)美國。
也許萊西不擔心后繼無人。有傳言說亞歷克斯可能某一天會回來接棒大英馬戲團。萊西一度想培養(yǎng)34歲的女友赫萊娜當接班人。她是馬戲團里除萊西外,唯一能和那些老虎打交道的人,但因為某些誤會,他倆關系陷入僵局。
萊西無法改變動物保護主義者的立場,他只希望經濟衰退快點過去,或許會給馬戲團生存帶來起色!坝旭R戲團目前都面臨低谷,”他說,“但只要我還養(yǎng)得起這些動物,我們還會堅持巡演!
[相關鏈接]馬戲團發(fā)展溯源
菲利普·阿斯特利被譽為“現(xiàn)代馬戲之父”。1770年,他在倫敦維斯特敏斯特橋南面開展了第一場馬戲表演。當過騎兵的阿斯特利表演他所擅長的馬術,他的妻子帕蒂一邊敲鼓、一邊騎馬繞場奔跑,兩只胳膊和手掌上爬滿了蜜蜂,遠看像戴了一副皮手籠。
阿斯特利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馬戲團的最佳表演規(guī)模為半徑42英尺(約合12.8米)的圓形場地,這樣可以使他站在馬背上繞場馳騁時在離心力作用下保持平穩(wěn)。
1782年,阿斯特利在巴黎創(chuàng)辦第二家馬戲團。此后,世界各地的馬戲團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以英國最為風行。19世紀30年代,喬舒亞·珀迪·布朗引進可移動的帳篷,并率先購進異國動物加入馬戲團表演。19世紀70年代,“PT·巴納姆全球最棒演出”馬戲團在美國巡演時,第一次把動物表演、雜技、小丑和一些奇人異技融為一體,成為如今觀眾熟悉的傳統(tǒng)馬戲團表演內容。
兩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馬戲團在歐洲的受歡迎度達到巔峰。在俄羅斯,由于列寧的推崇,馬戲團表演上升成為一種民族藝術,至今仍是俄羅斯著名的文化品牌。然而在英國,到20世紀末,社會輿論對馬戲團的觀點發(fā)生轉向。1999年,英國著名女馴獸師瑪麗·奇珀菲爾德被控虐待一只黑猩猩,被法庭判定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