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8-01 新華社記者:來建強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去年底至今,福州市200多萬平方米社會保障性住房陸續(xù)竣工入市,不僅解決了一部分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也起到“曲線”調控樓市的作用,F階段急需擴大保障覆蓋面,卻面臨諸多難題。 截至6月底,福州市保障房累計“結出”200多萬平方米的“成果”,今年將繼續(xù)建成總計150萬平方米的廉租住房、經濟適用房、限價商品房。 福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福州市年均住房建設總面積約500多萬平方米,近兩年的保障房建設面積占到30%,保障房將改變單一的市場商品房格局。 “福州市大規(guī)模的保障房建設已經起到優(yōu)化住房結構的作用,‘拉長’中低端住房產品供應‘圖譜’!备V荽髮W房地產研究所所長王阿忠認為,“雖然保障房無法影響到高端商品住房的價格,但它對一個城市的平均房價起到調控的作用! 福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去年初,福州市公布了社會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從這一年的4月份開始,福州房地產市場出現微妙變化,一些急于購房的市民紛紛改變了購房計劃,不再盲目跟風購房,開始進入觀望狀態(tài),2006年底一度高居于全國各大城市前列的福州市新建商品房價漲幅在這時出現穩(wěn)步回落。 隨后,受國家出臺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等綜合作用,樓市觀望的情緒日益濃重。目前,福州市區(qū)商品房均價也由2007年底8000多元回落至現在7000多元。 據《福州市區(q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發(fā)展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2008-2010)》,該市現有家庭年收入低于2.7萬元且人均住房建筑面積低于12平方米的低收入住房困難戶尚有1.14萬戶。 閩江學院經濟師林忠華認為,過去幾年,福州市經濟適用房竣工面積僅占住房建設總量的5%左右,比重很小,目前福州市保障房建設雖有較大進展,但從總體上看,保障房的保障有限。 福州市今年已將家庭低收入水平線適當劃高,但按照現行的各類保障住房準入條件,也不能覆蓋到所有的中低收入人群,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中等收入的“夾心層”家庭既買不起商品房,又不符合保障住房的申請分配條件。 林忠華認為,住房“夾心層”群體的存在說明,在現有的住房結構體系中仍然有一個斷層,是市場商品房和保障住房都無法覆蓋到的。更好地照顧到社會公平,只能依靠政府部門根據人口比例進一步擴大住房保障的覆蓋范圍。 福州市國土資源局土地利用處負責人透露,由于拆遷成本不斷上升等原因,征地拆遷的難度一年比一年大!案V菝簹鈴S地塊原計劃今年6月底前交地,用于明年廉租住房建設用地,但依現在的情況來看,只能爭取在今年年底前確保完成拆遷工作! 在資金方面,福州市住房委員會主任蔡宏強認為,再擴大保障房建設對地方財政來說“有壓力”。 “由于政府將保障房建設項目利潤率控制在3%,絕大多數開發(fā)商對此沒有興趣,保障房建設用地集體掛牌出讓也竟連連遭遇流拍,最后政府不得不‘請’國有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接手項目。”蔡宏強說。 此外,物價上漲帶來的成本推動,限價商品房、經濟適用房等類型的保障房也迫不得已漲價。林忠華認為,保障房建設面臨的難題歸根結底是資金不足的問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