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6月1日起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所有商品零售場所必須在商品價外收取塑料購物袋價款。此舉對拒絕白色垃圾可謂意義深遠。 其實,早在三年前,拉薩市人民政府就下發(fā)了“關于禁止銷售使用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盒、塑料袋的通知”,拉薩成為中國第一個禁止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盒的省會城市。 三年多時間已過去了,雖然拉薩在禁止白色污染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但由于塑料購物袋替代品短缺、市民消費習慣等因素的影響,在大型商場超市全面禁用塑料袋的同時,一些農貿市場、小商小販依然在樂此不疲地使用塑料袋,真可謂拒絕使用塑料購物袋:讓人歡喜讓人憂!
 |
拉薩“禁白”走在全國前列。圖為拉薩一超市藏族服務員卓瑪展示這座超市使用兩年多的環(huán)保購物袋。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 “白色垃圾”危害多
大量的廢舊農用薄膜、包裝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在使用后被拋棄在環(huán)境中,給城市環(huán)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和破壞。因為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人們習慣性地稱之為“白色垃圾”,所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這些“白色垃圾”大大影響了生態(tài)環(huán)境。英國人曾稱“白色垃圾”是人類最糟糕的發(fā)明。
近年來,我國白色污染形勢日益嚴峻。據資料顯示,我國是世界上10大塑料制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僅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就達519萬噸,進口塑料近600萬噸,年塑料消費總量1000多萬噸,其中包裝用的塑料200多萬噸。 “白色垃圾”到底有哪些危害呢?專家認為,首先,它會造成視覺上的污染。其次,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據介紹,2003年,拉薩市墨竹工卡縣農民發(fā)現自家的牦牛突然死亡,衛(wèi)生部門對這些牦牛尸體解剖后發(fā)現,導致牦牛死亡的元兇竟然是塑料袋。第三,影響人體健康。近年來,科學家發(fā)現一些一次性塑料餐盒中殘留有苯乙烯單體,它會對人們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的傷害。 據拉薩市環(huán)保局監(jiān)督管理與污染控制科副科長冷國強介紹,他們收繳的一次性塑料袋中,曾看到血跡和污點,令人作嘔。他說:“這些塑料制品讓我們的消費者使用,怎不讓人擔憂呢!
拉薩率先向“白色垃圾”宣戰(zhàn)
西藏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極”之稱,不僅是南亞、東南亞地區(qū)的“江河源”和“生態(tài)源”,而且是中國乃至東半球氣候的“啟動器”和“調節(jié)區(qū)”,如何保護這片世界上最圣潔的土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全國許多城市為治理“白色垃圾”而煩惱時,拉薩市率先向“白色垃圾”宣戰(zhàn)。 據拉薩市規(guī)劃局局長江白介紹,“白色污染”一直是拉薩市政府和環(huán)保部門最頭疼的一件事。近年來,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盒、塑料袋以其低廉的價格,紛紛涌入西藏市場,免費使用這些塑料包裝物成為當地人的習慣。據調查,2003年,拉薩市銷售的一次性塑料袋就達8000多萬條。 江白說,他去國外考察時,很少看到“白色垃圾”,但國內不少城市至今對治理白色垃圾沒有什么好辦法。 他說:“現在,四川的九寨溝、云南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比較堅決,他們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和塑料袋,我們拉薩市也在學習他們的先進模式!睋榻B,杭州等地提倡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制品。 但江白認為,這種做法有兩大問題難以解決,一是在實際操作中要分辨塑料制品的可否降解存在困難;二是由于光照、降雨量等原因,可降解塑料在拉薩的降解時間比較長。 江白認為:“拉薩作為全國優(yōu)秀旅游城市、國務院首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城,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不能落后! 記者采訪了解到,西藏在治理“白色污染”方面采取的措施,包括禁止銷售和使用難降解塑料制品,推廣銷售使用布袋、紙袋等環(huán)保替代產品。自治區(qū)文藝界知名人士、中小學生及環(huán)保志愿者在拉薩市街頭宣傳“布袋行動”,向市民免費發(fā)送布袋,并讓接收布袋者在環(huán)保承諾書上簽名。如今,70%的商家和市民開始拒絕使用塑料袋。截至目前,僅拉薩市環(huán)保局共處理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盒、塑料袋等“白色垃圾”共2150多萬件。 西藏自治區(qū)環(huán)保局局長張永澤介紹,目前,西藏在全區(qū)范圍開始著手治理“白色污染”,其他地區(qū)也將陸續(xù)開展治理“白色污染”行動,而拉薩的治理白色污染經驗具有示范作用。 對于拉薩市政府實施的環(huán)保行動,許多拉薩市民給予了大力支持,據統(tǒng)計,拉薩市環(huán)保局接到市民對白色污染的舉報有上萬次。許多市民紛紛自帶菜籃子和布袋購物。63歲的退休老大媽央宗說:“拉薩每年來那么多的國外游客,我們應該注意保護這里的環(huán)境,應該多多關心和支持這樣的活動,給游客留下一個美好的印象!
禁而不絕讓人憂
盡管西藏各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治理“白色污染”,市內的各大商場和超市都紛紛予以支持,但記者在拉薩市菜市場和飯館等處采訪后發(fā)現,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泡沫快餐用具的情況仍是禁而不絕。 就在近日,記者在拉薩市八一農貿市場采訪時看到,不少商販依然向消費者提供免費塑料袋。有位小販說:“現在,菜市場還是有很多人在偷偷用塑料袋。”八一農貿市場負責人旺堆也承認:“白色垃圾很難堵!” 對于推廣的布袋、紙袋等替代品,許多市民和商販抱怨價格太高。記者見拉薩市一家餐館仍在使用泡沫快餐飯盒和塑料袋,餐館老板說:“一份外賣才幾元錢,你總不可能讓我再花一兩元給你送個紙袋吧。再說飯菜裝在紙袋里怎么吃啊! 當地市民尼瑪認為,雖然紙袋和布袋是可以降解的環(huán)保產品,但這些產品存在著環(huán)保但不實用的問題,他說:“酥油和水產品,這些能用布袋和紙袋來裝嗎?”對此,江白也表示,目前,拉薩市場上推廣布袋和紙袋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一是價格高,二是不方便。據他介紹,一次性塑料袋批發(fā)價才幾分,而布袋和紙袋的批發(fā)價格在0.6元至1元不等。 拉薩市環(huán)保局一位負責人稱:“我們環(huán)保局不參與布袋和紙袋經營,而是完全由市場來調節(jié),我們希望通過競爭將這些環(huán)保替代品的價格降下來,希望全國各地的環(huán)保替代品廠家到西藏來投資! 有關專家認為,目前,拉薩市乃至全國治理白色污染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沒有很好的替代品;二是替塑產品價格高、使用性能差;三是市民長期形成的消費習慣在作怪! 對于這次國務院下發(fā)的關于從2008年6月1日起實行塑料購物袋有償使用制度,有關專家認為意義深遠,但如何盡快制造和生產出價廉物美的替代品,才是杜絕白色污染的關鍵,這也為塑料購物袋替代品生產企業(yè)提供了巨大商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