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報資料照片 | “中關村的電腦像賣菜,想買必須砍價往下拽;標價只是蒙菜鳥,實價你得網上找。” 這個順口溜是人們對北京中關村地區(qū)IT產品價格混亂的一種無奈的描述。不久前,有關管理方面曾推行“明碼標價”來遏制這種狀況,那么,情況是否有改觀呢? 記者日前在中關村多個電腦城采訪時了解到,雖然各類IT產品表面上實行了明碼,但其標價基本上都存在虛高和浮夸的現(xiàn)象,價格欺詐現(xiàn)象依舊十分明顯。
明碼標高價:專蒙有錢但不懂行的人
6月8日下午4時30分,中關村太平洋數(shù)碼電腦城一層電腦專賣區(qū),銷售導購員幾乎都站在店與店之間的過道上,用“來我家看看挑挑,保證物美價廉;您想要什么價位的電腦,我們可以商量”等話語招攬顧客。 記者選準了某型號的筆記本電腦,網上報價是20050元。但展柜中的價簽上的價格居然是38999元,比記者提前了解到的成交價足足高出18949元。看到記者的疑惑,銷售員并不以為然:“您要有心買,就給您便宜點。21000元,標配,這是最低價了。” “那你為什么要標38999元呀,如果我不了解行情,不就被你蒙了?” “嗨,那都是賣場市場部讓標的,不讓標太低,要不然又該說是惡性競爭了。”銷售員的話顯然是托詞。據(jù)記者了解,作為賣場的管理者,面對上千家商戶,管理根本不可能細致到了解每個產品的真實價格。 “那你這價格也標得有點離譜呀,別人也就多標個三四百元。你標那么高有什么意義呀?” “經常有些客戶一進門就問‘三四萬的筆記本你們有嗎?給推薦一下吧!变N售員的話不禁讓記者汗毛直豎。顯然,38999元的標價,就是用來蒙那些手里有錢一心想買頂級電腦但不了解行情的消費者的。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多家商戶后發(fā)現(xiàn),除了標價虛高外,同一種產品在不同的商家處也有不同的價格,有的相差幾百元,有的甚至相差數(shù)千元。如同一款IBM的筆記本電腦,記者在不同的柜臺看到5種以上不同的標價,最高與最低的成交價格之間相差有1000元之多,而耗材類商品則干脆就沒有任何標價,賣多少錢,全憑商家一張嘴,說多少就是多少。 目前,北京中關村的大型IT賣場每天都吸引了大批消費者前去選購數(shù)碼產品。但是,記者在中關村隨機調查了幾位消費者,他們普遍表示,來中關村IT賣場最擔心的就是遭遇價格欺詐和水貨!岸鄶(shù)消費者都想用最低的價格買到貨真價實的東西,可是逛中關村IT賣場時才發(fā)現(xiàn),東西有真有假,價格有高有低,常常是被搞得一頭霧水。在這里,需要有像在文物市場‘淘寶’一樣的膽量和眼力。”一位姓樊的消費者無奈地對記者說。
明碼標價在討價還價中“失真”
明碼標價本是電腦城管理者的“好意”,但似乎并沒有得到商戶們的認可,而且消費者也覺得形同虛設,因為在這里可以像在菜市場買菜一樣討價還價! 曾在不久前嘗試過“明碼標價”的星海IT電腦連鎖店的一位負責人表示:“賣場方真正想達到的效果實際上很難達到。很多商家都按價格標示,而基本上沒有消費者會按這個價格購買。如果把價格標得很低,那肯定是沒貨,為了將顧客留住,向其推銷其他產品。換一個角度來看,想達到根治價格欺詐的目的,效果也不明顯。經銷商要想實施價格欺詐,完全可以將消費者帶到樓上,然后‘轉型’(通過銷售游說使消費者從已經決定購買的產品型號轉向其他品牌或型號的相關產品)到其他品牌或是型號的產品,這樣一來,‘明碼標價’對于價格欺詐就完全失效了! 目前,中關村所有大型IT賣場里,幾乎對產品進行“明碼標價”的商戶,其最終的成交價格都與標價相差較大。這在很大程度上反而為消費者在購買IT產品時制造了障礙,似乎是在原本的產品價格上罩了一層迷霧。 一位在中關村正準備購買DELL筆記本電腦的消費者向記者抱怨:“在來中關村之前,我查到的這款筆記本電腦的最低報價是10800元,但一到了中關村,我立刻就暈了。有的商戶此款機器的標價是11500元、有標12000元的,還有更離譜的。我跟一家砍價,對方答應10800元成交,但到了其在樓上的洽談區(qū),對方又說這款產品沒貨了,推薦我買別的型號!鞔a標價’聽起來是不錯,但實際上讓一款產品的價格更加復雜了。以前我在中關村買臺式電腦時就不是這樣,轉幾家就基本問到底價了! 從2006年底開始,中關村電腦城管理者要求賣場商戶“明碼標價”,但事與愿違,經銷商的營銷成本增加了,消費者在采購時又增加了新的障礙。
IT賣場更需“明碼實價”
一位長期關注零售行業(yè)的業(yè)內人士對此表示:“電子賣場正處在高速發(fā)展的階段,由于電腦城數(shù)量和經營面積的大幅增加,同一電腦城之內和不同電腦城之間在同一品牌上會有多家經銷商,在這種情況下若是強制推行明碼標價,其副作用甚至會大于其正面上的價格參照作用。我們可以看到手機市場和小商品市場內基本上是沒有明碼標價的,明碼標價更適合‘同品牌低競爭’的零售終端。比如說大型商場、連鎖賣場等,其場內基本上每個品牌只有一家專賣,也就是說一個品牌內不存在競爭。在這里,明碼標價的作用是告訴消費者其所售產品的真實價格,而電子賣場卻不是這樣! 隨著電腦的普及,北京中關村IT賣場的經營狀態(tài)正在受到整個社會的關注,但如何對IT產品的價格進行規(guī)范,需要IT賣場的管理者和相關的監(jiān)管部門去深刻挖掘問題的癥結所在。其實,“明碼標價”只是完善電腦城服務的一個工具,并不是遏制價格欺詐的手段,而消費者真正需要的,是明碼背后的實價,“明碼實價”才是社會渴望的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