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6-11-01 記者:高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據新華社上海10月31日電
近來,一些地方出現了用人單位以“學徒工”為名侵犯職工權益的新動向。勞動保障部門為此提醒,把新進人員“變身”為“學徒工”,并以此為名支付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或不繳納社會保險費,對這一隱蔽的侵權手法,勞動者需加以警惕并及時舉報。
上海市勞動監(jiān)察總隊日前在突擊檢查中發(fā)現,上海一家有色金屬鑄造公司擅自規(guī)定,凡新進人員一律作為“學徒工”,由公司指定一批熟練工當“師傅”,“徒弟”的生產量全部記在“師傅”的名下,公司每月只給這些“學徒工”600元工資,而這一數字低于每月750元的上海最低工資標準。
公司方面辯稱,這些新進人員能夠為公司創(chuàng)造的價值比較有限,“每月給600元已是非常好的待遇了”。
勞動保障部門指出,“師傅帶徒弟”的做法常見于一些技術性工種,但“學徒工”同樣是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國家相關規(guī)定對其同樣適用。因此,用人單位支付給他們的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屬違法行為。
勞動保障部門還指出,即使新進人員處于“試用期”,也屬于勞動合同期限的一部分,單位必須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