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華社發(fā) | 越來越多的美國MBA申請者將GMAT成績寄往美國以外的學校,這一比例比4年前上升了35%。非美國院校的MBA項目一般規(guī)模較小,時間較短,課程設置更加靈活,也更具個性化色彩,因而深受學生喜愛。 在瑞士的國際管理發(fā)展研究院(IMD),每個學生有20個小時的心理治療時間,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看清自己的管理風格。團隊教練鼓勵學員發(fā)表不同意見,以此來鍛煉他們處理矛盾沖突的能力。 非美國院校的MBA項目非常強調(diào)學員的國際化背景。在倫敦商學院,一年級學生會被分成若干小組學習,每組6名成員,分別來自6個不同國家。在法國的歐洲商業(yè)管理學院(INSEAD),來自同一個國家的教員不得超過10%。在馬德里的IE商學院,去年共招收287名學員,來自55個國家。為了吸引更多國家的學生,IE最近在新加坡、迪拜、柏林和里斯本設立了市場和招生辦公室。校長安提亞哥·伊尼格斯·德·歐佐諾說:“這不是一個參與者分享共同文化的大熔爐!盜E的目標是:讓畢業(yè)生在多文化商業(yè)環(huán)境中游刃有余。 美國商學院的MBA項目遵循兩年制傳統(tǒng)教育,而大多數(shù)歐洲和加拿大商學院的MBA項目只需一年。2005年,加拿大西安大略省理查德·艾維商學院把MBA項目從兩年制改為一年制,起初報名情況并不十分理想,但到了2007年,申請人增加了40%。倫敦商學院也于兩年前做了調(diào)整,將學習時間從21個月減少到15個月。國際管理發(fā)展研究院的MBA項目最短,只需10個月。 各商學院還在特色上下足功夫。IE在學年伊始會舉辦一個為期兩周的“啟動計劃”,學習各種基本技能,包括溝通技巧等。牛津大學賽德商學院鼓勵學生學習人文學科。多倫多羅特曼管理學院于兩年前在課程設置中增加了人文工作室。校長羅杰·馬丁稱這種課程安排為“綜合思維”,可幫助學生以非傳統(tǒng)方式解決商業(yè)難題。 非美國院校的MBA項目一般規(guī)模小,收費高,要與美國商學院爭奪高材生還有一定困難,但它們的畢業(yè)生不愁沒有工作。事實上,一些希望拓展國際市場的非美國公司,對這些非美國院校的MBA畢業(yè)生很有興趣。阿爾卑斯山地區(qū)一家奶制品和飲料生產(chǎn)廠家去年錄用了IE的15名MBA畢業(yè)生,并計劃2009年從歐洲商業(yè)管理學院、倫敦商學院和西班牙IESE商學院的MBA學員中選用人才。
美國《商業(yè)周刊》評選的“2008年度最佳美國商學院”(前十名) 1、
芝加哥大學 2、 哈佛大學 3、 西北大學 4、 賓夕法尼亞大學 5、 密歇根大學 6、
斯坦福大學 7、 哥倫比亞大學 8、 杜克大學 9、 麻省理工學院 10、
加州伯克利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