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推行網絡實名制 規(guī)范網民行為效果顯著 |
|
|
|
|
2008-04-25 本報駐首爾記者:李拯宇 干玉蘭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韓國是世界上互聯(lián)網最普及的國家之一。根據(jù)韓國信息通信部2月公布的數(shù)據(jù),韓國6歲以上的上網人口達3482萬,約占總人口的73%。網絡在給韓國人提供全新的資訊、金融、娛樂和溝通手段的同時,也改變了韓國人的生活方式,給韓國社會帶來了日益深刻的影響。 為了維護網絡的健康和安全,保護公民的隱私權、名譽權和經濟權益,韓國政府從2002年起推動實施網絡實名制。迄今,韓國已通過立法、監(jiān)督、管理和教育等措施,對網絡郵箱、網絡論壇、博客乃至網絡視頻實行實名制,成為全球貫徹實名制最徹底的國家之一,這也使得韓國成為網絡安全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 2005年是韓國推行網絡實名制過程中重要的一年。那一年,韓國連續(xù)發(fā)生多起網絡事件,如網上傳播大批明星隱私的所謂“X檔案”、網民追查“狗屎女”致人精神失常以及網民借知名人士林秀卿之子溺死問題對林秀卿進行人身攻擊等。這些問題引起了韓國社會對于“網絡暴力”危害的大討論和反思。 鑒于此,韓國政府于2005年10月決定實行網絡實名制,并發(fā)布和修改了《促進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護法》等法規(guī),為網絡實名制提供法律依據(jù),在網絡導入監(jiān)督、約束和處罰機制。 此后,韓國政府不斷修改和制訂各種有關網絡安全的法律。2007年7月起,《促進使用信息通信網絡及信息保護關聯(lián)法》規(guī)定韓國各主要網站在網民留言之前,必須對留言者的身份證號碼等信息進行記錄和驗證,否則對網站處以最高金額達3萬美元的罰款。為了保護留言者的隱私,韓國政府允許網民在通過身份認證后,用代碼替代真實姓名留言。按照法律,如果由于網站未能有效進行實名制登錄而造成法律糾紛,網站將代替無法被追查到的被告接受懲處。 韓國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使得韓國網民在網絡留言時不得不考慮自身的責任,而網站也不能對實名制的實施敷衍了事。韓國信息通信部在推行網絡留言實名制后的調查中發(fā)現(xiàn),一些主要網站論壇上謾罵和人身攻擊等不文明內容減少了一半以上,收效顯著 如今,韓國人寫博客的越來越多。為了使博客能規(guī)范有序地發(fā)展,韓國政府采用網絡實名制進行管理。根據(jù)規(guī)定,網民在網絡留言、建立和訪問博客時,必須先登記真實姓名和身份證號,通過認證方可繼續(xù)操作。如此一來,無論是博客主人還是訪問者,都會在使用博客的過程中留下記錄,這對規(guī)范網民行為和預防網上犯罪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網絡實名制的實施,在韓國社會樹立了網絡世界也存在倫理法制的社會意識,為保護網民權益,規(guī)范網民行為,預防和查處網上犯罪奠定了基礎。網絡實名制還促進了韓國網上銀行、網絡消費等的快速發(fā)展,吸引了大批資金進入網絡產業(yè),帶動韓國網絡產業(yè)不斷升級,提升了網絡服務的質量。與此同時,由于韓國政府要求服務商對個人信息提供嚴格保護,因此實名制得到了韓國公眾的認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