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23 新華社特稿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隨著美國政府擴大乙醇燃料生產以將其用作汽車替代燃料,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乙醇的主要生產原料玉米的價格在期貨市場上大幅上揚,達到10年來最高點。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玉米3月遠期交貨合同價格目前已達每蒲式耳4.0675美元(1蒲式耳合36.37升),為1996年7月以來最高點。據法新社22日報道,玉米期貨價格在上星期就已開始上漲,原因之一是美國農業(yè)部公布的最新評估報告認為,受美中西部地區(qū)干旱天氣影響,2006年玉米將會大幅減產。
美國總統(tǒng)布什將于23日發(fā)表國情咨文,預計他將在演講中呼吁大力發(fā)展乙醇燃料生產以替代汽車燃油,從而減輕美國對進口石油產品的依賴。美國目前有100多家乙醇燃料加工廠,年產量為50億加侖(合227億升)。美國農業(yè)部長邁克·約翰斯在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美國計劃再建70個加工廠,乙醇燃料年產量將再增加80億加侖(合364億升)。
艾倫代爾公司市場分析師喬·維克托認為,目前世界玉米儲備出現“歷史上少有的緊張”,只有8600萬噸,而1983年這一數字是8900萬噸。而這時又恰逢布什政府提出需要更多玉米生產乙醇,“人們當然知道目前市場供給非常不足”。不過,有分析家指出,美國農民會對此作出反應,他們將降低小麥、棉花等農作物產量,轉而種更多的玉米,從而有助于穩(wěn)定市場供求。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