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及時管理通脹預期 力促經濟穩(wěn)定發(fā)展 |
|
|
|
|
2010-01-21 作者:社論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
|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近日在國務院全體會議上表示,當前需要加強主要經濟指標的環(huán)比分析檢測,這意味著決策部門已經意識到,年度同比數據對通脹趨勢反映滯后,如果不予轉變,有可能導致防通脹調控滯后的種種問題。 事實上,在2009年的大規(guī)模投資和信貸拉動下,去年第三季度以來,即便一貫把房地產的資產價格膨脹剔除在外,主要宏觀經濟指標的環(huán)比數據已經反映出經濟在加速反彈,物價趨勢已經走出上半年的低迷、進入上升快車道,但是同比指標的反映仍較為平坦。第四季度主要經濟指標的環(huán)比上漲應該更為明顯,如果依此環(huán)比趨勢運行到今年年中,考慮到去年的信貸、債券、信托和銀行理財等各種資金傾斜規(guī)模,下半年的通脹調控壓力將會更有甚于2007年,外需因素對主要經濟指標的影響已經大大淡化了。 雖然去年中央經濟會議期間,有不少投行預測中國宏觀經濟部門會在年中開始緊縮政策,并且重啟人民幣匯率脫鉤(或者升值)改革,但是目前反映出的經濟趨熱問題恐怕難以讓調控拖延到年中,而且最近央行在銀行差別準備金率和央票市場的操作,已經反映出政策在試探性的逐步開始從過度寬松到“中性政策”的防御回歸。但是由于經濟中除了房地產業(yè)、基建投資和一些重工工業(yè)的熱度高漲之外,其他不少產業(yè)尚待持續(xù)的資金供應而實現增長穩(wěn)定
。那么,從整體信貸額度出發(fā)的數量管理這時就是非常被動甚至蹩腳的,我們也看到今年的信貸計劃事實上仍是一個巨量數字。
另一方面,當前銀行的準備金率整體水平已經較高,在中國去年的經濟刺激過程中,由于信貸規(guī)模的急劇擴張迅速見效,2008年提高的準備金率并沒有降下來(降準備金率刺激經濟的作用已被淹沒),那么今年在利用銀行準備金率這一工具預防通脹方面,宏觀管理部門的調控空間十分有限,因為準備金率的上提需要在銀行常規(guī)資金營運能力允許的條件下。 所以,今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有關決策部門能否切實重視環(huán)比數據監(jiān)測、在通貨膨脹全面襲擊中國經濟之前,動用那些既不會排擠非地產等一般行業(yè)的資金需求,又能為投資和經濟過熱降溫的調控政策,事關歷經全球金融經濟危機后的中國經濟能否平穩(wěn)過渡。在貨幣金融政策方面,這時利率和人民幣匯率改革是兩個無法回避的手段。在利率方面,常有意見擔心人民幣利率早于美元等貨幣加息,將會加大國內熱錢和國際資本投機人民幣升值的
壓力,但是相對于有限的息差利益,國際資本或者熱錢(包括國外和國內資本,比如國內美元貸款的兌換轉移)更熱衷于通脹局面下巨大的資產升值利益,國內資產價格,包括地產和政券的急劇膨脹,一直是引導熱錢移動的關鍵因素。如果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不能夠及時針對環(huán)比經濟指標,及時動用利率政策壓制通脹勢頭、牽制通脹預期,那么滯后的調控不但將難于發(fā)揮作用,而且能夠在各種熱錢獲利離場、趕忙退出時,加劇市場震蕩和經濟波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