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8-05 本報記者:文婧 實習生:張?zhí)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8月1日,京津兩地30分鐘城際列車正式開通運行,便利的交通使得京津兩地市民異地就業(yè)、異地居住已成為可能,京津“半小時經濟圈”將會隨之逐漸形成。 當天下午,記者走入北京新南站。這個北京最大的火車站讓乘客猶如置身機場,整個車站設計跨度非常大,每一層都包括各項功能,以地下一層為例,停車場、公交車站、商店都在這層,從這層向下是地鐵線的車站,向上是站臺。從站臺層往上,是專供乘坐小汽車進站的旅客使用的高架層。 在乘坐列車時,記者感受到車體和動車沒有太大區(qū)別,服務和環(huán)境也和原來一樣好。最大的不同是車速明顯加快,和乘坐磁懸浮車的感覺很像。普通列車一般有十幾節(jié)車廂,全靠車頭發(fā)力帶動所有車廂前進,而京津城際列車一般只有8節(jié)車廂,其中一些車廂內安裝了動力設施,所以城際列車開動時,車頭和車廂處于一起使勁的狀態(tài),不僅車頭發(fā)力行駛,車廂也在配合發(fā)力前進。在如此強大的力量驅動下,列車的速度自然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雖然列車速度很快,記者采訪的大多數乘客均表示,感覺車內平穩(wěn)舒適,沒有任何不適感覺。并且通常列車在行駛時會發(fā)出“咣當”的聲音,而在京津城際快速鐵路上的列車將只能發(fā)出“嗖嗖”的呼嘯聲。 列車車廂設計也更加體現以旅客為中心的理念,設有航空餐廳設施,殘疾人衛(wèi)生間,輪椅存放區(qū),嬰兒護理桌。車內燈光、流動空間、裝修裝飾,都體現了人性化。例如,為了減少旅客對速度的感覺,使用的是減速車窗玻璃。為了讓旅客更舒適,車上還發(fā)放了礦泉水。 一位工作在北京而家在天津的史先生對記者說,他對車上的設施,環(huán)境,服務非常滿意,而且30分鐘的列車更加方便了經;丶,同時,他對票價表示能夠接受。記者在采訪其他乘客時,他們也均表示對新車的速度很滿意,覺得票價設置比較合理,是物有所值的。 城際列車正式投入使用的日子也是改造后的天津站首次投入使用的日子,火車到天津的時候記者也仔細觀察了新天津站。改造后的天津火車站從外觀上除了翻新外,從內部也分為地上兩層、地下四層。車站整體呈現出現代化設計,和原來車站相比,站內結構設計更科學合理。因為它利用了許多地下的空間,比如出租和轎車可以直接進到地下,出戰(zhàn)的旅客可以直接乘車離開車站,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分散了人流和車流,也可讓乘客不必到站外再打車而少走很多路。又如公交車線路,根據不同方向分到不同出口,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出行方向從地下就選擇走不同的出站口去乘坐相應的公交。另外,出站口也像進站時一樣實行自動檢票裝置。 一位家住天津市南開區(qū)密云路的乘客表示,新天津站的開通使他乘車非常便捷,從家打車到車站只需不到半小時,而且站內設施環(huán)境要優(yōu)越很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