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01-11 本報記者:馮源 譚進 來源:經(jīng)濟參考報 |
|
|
一名合格的核電站反應堆操縱員由于培養(yǎng)成本大,他們便有了一個令人驚艷的名字:“黃金人”。 在秦山核電站廠區(qū),有一幢三層白色小樓。秦山核電公司培訓部坐落于此,它是中國核電“黃金人”的搖籃。 與人們熟知的由理解到記憶的學習方式不同,核電站的工作要求,決定了培訓必須是先記憶再理解類似于填鴨的學習方式。 要成為合格的核電站操縱員,首先要接受相應的心理測試。入圍者必須接受將近三年的嚴格培訓——就地崗位培訓一年,基礎理論培訓四個月,電廠系統(tǒng)設備培訓四個月,模擬機培訓九周,主控崗位培訓六個月。 培訓部經(jīng)理朱曉斌說,學員必須掌握一萬多個知識點,他們的知識量絕不亞于一個博士。 接受核電操縱員培訓的是來自國內重點工科院校的學生。盡管在校專業(yè)各有不同,但在核電操縱員培訓課上,知識結構不容像十個手指一樣有長短。培訓部門要針對每個學員的知識空白點界定培訓內容,做到知識面均衡發(fā)展。 1996年初,我國自行研制的秦山30萬千瓦核電機組全范圍模擬機投入使用;此前,“秦山300MW核電機組全范圍仿真機項目”被評為“1995年全國十大科技成就獎,”1998年,它被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核電站的操縱員要指揮協(xié)調核電站里上千名工作者,在模擬機上,不同崗位不同職責的上千名工作者角色集于教員一身。教員的題庫里還存著幾百個故障場景,不時要給學員出些難題,考驗他們對操作規(guī)程的掌握程度和故障應對能力。 秦山核電公司培訓部副經(jīng)理馬寅軍告訴記者,除了五名專職教員外,秦山核電站的優(yōu)秀員工是培訓部的兼職教員。 作為三門核電站的預備操縱員,畢業(yè)于上海交通大學核反應堆工程專業(yè)的車濟堯已在秦山學習了一年半時間。在模擬機房里,他告訴記者,當初就是出于對核能技術這一高端技術的向往而填報大學專業(yè)的,現(xiàn)在接受操縱員培訓,雖然覺得辛苦,但對未來充滿希望。 馬寅軍介紹說,到目前為止,培訓部已為秦山核電公司培訓操縱員122人,針對秦山二期舉行過一批操縱員資格培訓。目前正在建設中的浙江三門核電站和山東海陽核電站分別有35名學員在此接受培訓。秦山核電公司經(jīng)營首座國產(chǎn)核電站秦山一期核電站,它為以后建成的其他核電站輸送了中高級人才,其中不乏培訓部培養(yǎng)出的“黃金人”。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