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了江河污染,我們擔心的是習以為常;聽慣了環(huán)境悲歌,我們痛恨的是麻木不仁。
鳳翔的傷痛未愈,武岡的悲歌又起。成百上千的生命,剎那間全籠罩在一片陰影中。環(huán)境污染屢禁不止,“血色GDP”四處浮動,這到底是一種怎樣的無解魔咒呢?
不管承認與否,人的一切行動,都有逐利的目的。在一種高壓的狀態(tài)下,還有什么能夠驅使政府官員鋌而走險呢?想來想去其實無它,似乎只有一條:經濟賄賂。許多重大事故的調查結果都已顯示,幾乎每一個重要礦產的背后,或每一個重大排污企業(yè)的背后,都與政府官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種不干不凈的關系,讓政府的監(jiān)管體系形同虛設,也讓百姓的健康和福祉懸于一線。其深層原因,則是官員的權力依然過大,市場不時得聽命于他。
鳳翔縣東嶺冶煉公司的各種排污是完全達標的,符合國家相關標準,但仍然不適于人居環(huán)境的要求。這說明,許多老標準必須改改了。只考慮其一、不考慮其二,只適合甲地、不適合乙地,只考慮眼前、少考慮長遠,這些都是我們在制定有關標準和法則時很容易出現(xiàn)的偏差和問題。對于這種現(xiàn)象,有必要來一個全面的清查和糾正,比如鐵路事故的賠償標準、醫(yī)療事故的賠償標準和航班延誤、生產工傷的賠償標準等,都面臨修改的急迫問題。
各種環(huán)境污染的治理費用,總比行政罰款高出數(shù)倍乃至數(shù)十倍,這說明,對某些違法行為的懲處還是太輕了。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誰還會愿意做一個老實人呢?這種現(xiàn)象在經濟領域是很多的,比如,生產偽劣藥品的企業(yè),只要不吃死人,掏個數(shù)萬元就可以把事擺平;又比如,中國每生產100萬噸煤,就會有3名礦工失去生命,是美國的100倍,但礦主每次只是賠一些錢而已,即使搭上幾十上百條人命,也頂多坐幾年牢。沒有重典,是沒有震懾力的,既換不來錦繡江山,也換不來和諧社會。
最后,還有一個觀念的問題。許多東部地區(qū)的高能耗、高污染企業(yè),現(xiàn)在都悄悄往內陸地區(qū)轉移了。東部人認為甩了包袱,中西部居然有人會認為撿了大便宜。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有時候,有些地方政府官員可能會覺得當?shù)剡比較窮,老百姓還沒有那么“講究”,肚子都顧不過來呢,哪有那么多閑工夫去注意自己的環(huán)境,更沒有那么高的見識和“覺悟”去保護自己的權利。對付這種愚民做派,當然需要百姓維權意識的蘇醒和提高。只要各方的監(jiān)督力度加強了,各種罪惡行徑就不會再鉆空子了,血的代價也就會少付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