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托業(yè)總規(guī)模大概在12到13萬億人民幣,風險仍然可控”,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SAIF)執(zhí)行院長、金融學教授張春在日前該學院與評級機構穆迪共同舉辦的“SAIF金融E沙龍——影子銀行與資產證券化”上做出上述判斷。 張春表示,近年來中國的信托企業(yè)和產品增速很快,主要集中在地方基礎設施融資平臺以及房地產的投資領域,信托貸款有三分之一流向了房地產領域!耙驗檫@些貸款人,從銀行那邊貸款越來越難,而且最近中國房地產市場不好,所以這些信托產品的風險也有所增加。這一部分風險最近會暴露出來,未來半年乃至一年將有更多信托產品有兌付困難。不過,我們測算,這些信托公司資產總規(guī)模大概在12到13萬億人民幣,不是很大,風險仍然是可控的! 張春認為,之所以會有信托公司以及影子銀行的存在,是因為與西方國家相比,中國缺少長期債券市場,“很多企業(yè)所需要的長期融資在很大程度上還要靠銀行解決,無論是房地產企業(yè)還是地方基礎設施項目,但銀行一般以提供短期貸款為主。企業(yè)過度依賴銀行、理財產品等融資渠道,都不是治本的辦法,要解決直接融資問題,還是要發(fā)展中長期的債券市場。” “中國的信托公司應該更多地回歸到自己的原始目標上去,也就是提供真正的信托產品,而非發(fā)揮金融中介作用!睆埓鹤詈髲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