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IMFC)于當地時間11日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第30屆部長級會議。作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決策機構,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在會后公報中重申了IMF對于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一方面警告世界經濟正在滑向長期緩慢增長,另一方面敦促各國加快調整經濟結構,尋找新的經濟動能,促進全球經濟實現可持續(xù)的平衡增長。
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當日代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旗下188個成員對目前經濟形勢作出判斷:全球經濟繼續(xù)復蘇但不均衡,復蘇力度仍弱于預期,且下行風險上升。委員會認為,一些發(fā)達經濟體將開始貨幣政策正常化,一些經濟體通脹率長期低于目標水平,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性偏低和投機行為增多,以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等因素都給全球經濟帶來挑戰(zhàn)。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秋季年會期間將世界經濟增長預期由之前的3.4%降至3.3%,為該組織今年年內第三次調低預期。I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維耶·布朗夏爾表示,一些國家仍在消化包括高負債、高失業(yè)率在內的金融危機后續(xù)影響。同時,由于勞動力人口老齡化、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導致世界經濟潛在增速下降,大多數經濟體仍需將“保增長”作為首要任務。
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在公報中也指出,各國必須將提高當前實際經濟增長和未來潛在經濟增長率擺在頭等位置,同時確保經濟保持韌性和持續(xù)性。公報呼吁各國通過適當的宏觀經濟政策和關鍵的結構性改革,增加需求并消除供給限制,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同時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以減少溢出效應,確保政府債務處于可持續(xù)水平,維護全球金融穩(wěn)定。
國際貨幣與金融委員會主席、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尚達曼在會后的記者會上說,委員會特別擔心全球經濟可能陷入長期低速增長,而應對這一挑戰(zhàn)需要更加著眼長遠,通過結構性改革提高潛在經濟增長率!拔覀円庾R到結構改革嚴重滯后,因此正在加速推進。在推進結構改革當中,會有一些辦法可以避免經濟增長短期內受到沖擊,也不用啟動更多緊縮措施”,尚達曼說,增長友好型的財政政策應是各國追求的目標。
另據外電報道,歐洲經濟形勢無疑是本次會議的焦點之一,很多與會者擔心歐元區(qū)會滑向二次衰退,由此產生的溢出效應將令其他國家承壓。IMF預計,歐元區(qū)經濟今明兩年增速降至0.8%和1.3%,甚至出現長期停滯。
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在會后重申了自己的觀點,確保歐元區(qū)經濟持續(xù)復蘇,需要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共同發(fā)力,近期歐洲央行已經采取了一系列寬松措施,現在要期待歐盟和歐元區(qū)各國出臺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與法國方面的看法一致,德拉吉認為,當前應把恢復增長放在第一位,之前貫徹的財政整固政策可以適當弱化。
此外,本次會議的另一個焦點問題是美聯儲退出寬松貨幣政策問題。隨著美國經濟逐漸好轉,美聯儲預計在10月份結束購債計劃,市場預計明年年中加息。印度央行行長拉詹表示,退出寬松貨幣政策需要具有可預見性和良好的溝通,一旦美聯儲開始加息,對新興經濟體來說可能造成巨大的市場波動。墨西哥財長比德加萊指出,預期中的美國貨幣政策正;,將產生一系列不確定因素,每個國家都要設法應對,本次會議上與會者著重討論了這樣的結果何時發(fā)生和怎樣發(fā)生。美聯儲執(zhí)委塔魯洛則表示,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同樣對美國經濟復蘇構成威脅,意味著美聯儲可能會根據形勢調整自己的政策立場,當前貨幣政策不會“很快轉向”。
此前一天,同樣在華盛頓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傳遞出了類似的信息。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們討論了全球經濟面臨的諸多挑戰(zhàn),承認一些主要經濟體正在復蘇,而其他經濟體則面臨著新的問題,還重申了在9月凱恩斯會議上達成的目標,包括提出全球基礎設施倡議、改革國際稅務體系和建設更為穩(wěn)固的國際金融體系。G20輪值國澳大利亞國庫部長霍基在會議結束后的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各國將采取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目前提議的新措施能夠使全球GDP到2018年額外增長1.8%。霍基承諾:“我們不會就此停止。我們將繼續(xù)努力實現原定的2%的額外增長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