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一年多時間,新中基違法事實終被監(jiān)管部門“做實”:通過非關聯(lián)企業(yè)和設立空殼公司進行私下交易,連續(xù)六年虛增利潤超過2.2億元,成為其避免退市屢試不爽的法寶,時任公司管理層和關聯(lián)人士因此受到嚴厲處罰。
新中基今日披露證監(jiān)會[微博]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據證監(jiān)會調查,新中基主要存在通過設立空殼公司以及通過非關聯(lián)企業(yè)私下進行體內自買自賣,以達到虛增利潤,改變公司業(yè)績、避免退市的目的。
經查,2006年1月,新中基通過隱蔽出資,設立了空殼貿易公司天津晟中。天津晟中成立后,先從新中基采購番茄醬,再銷售給新中基的番茄制品公司天津中辰。此外,2007年至2010年,新中基利用非關聯(lián)貿易企業(yè)新疆豪客先從天津晟中采購番茄醬,加上應繳稅款與新疆豪客獲得的純利潤后,再轉手全部銷售給天津中辰。相關證據顯示,新中基利用非關聯(lián)企業(yè)新疆豪客中轉與過賬,貨物基本不動,實際上的交易就是倉單的轉移。
如此,按照調查核查計算口徑,2006年新中基虛增收入3.16億元,虛增成本2.25億元,虛增利潤9085.55萬元,虛增利潤占經核查更正后凈利潤的138.57%,導致當年利潤由虧損變盈利;2007年、2008年,新中基分別虛增收入2.68億元、7559.67萬元;而2007年至2011年的五年中,新中基分別虛增利潤1933.81萬元、2805.84萬元、675.04萬元、5648.11萬元、1890.47萬元,分別占經核查更正后凈利潤的34.5%、68.57%、25.43%、26.25%和1.64%。算上2006年的虛增利潤數,新中基2006年至2011年六年合計虛增凈利潤超過2.2億元。
2012年3月,新中基接到證監(jiān)會新疆監(jiān)管局立案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guī),決定對公司進行立案調查。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新中基正由于2010年和2011年連續(xù)兩年凈利潤虧損,且2011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值,于2012年開始披星戴帽變身“*ST中基”。不過,2012年公司經歷破產重整后,實現營業(yè)收入1.25億元,凈利潤6402萬元,期末凈資產為4.14億元,目前主營業(yè)務正常運營,但持續(xù)經營能力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證監(jiān)會終于將其違法行為公之于眾,并責令新中基改正,給予警告,并處以40萬元罰款。與此同時,證監(jiān)會還對相關責任人開出罰單。其中,對新中基時任董事長劉一給予警告,并處以30萬元罰款;對時任總會計師、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吳光成給予警告,并處以20萬元罰款;對時任財務部經理侯守軍、時任新疆豪客控制人吳新安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10萬元罰款;對時任天津中辰財務部經理李方給予警告,并處以5萬元罰款;對時任總經理兼天津中辰董事文勇、時任董事會秘書成屹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萬元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