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李炎:
資本運作埋下隱患
2009年,因提起收購美國汽車品牌悍馬,李炎和旗下公司騰中重工一舉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同年,他本人以35億元身家榮登胡潤百富榜單。此后,通過一系列錯綜復雜的資本運作,李炎構建起了屬于他自己的產(chǎn)業(yè)資本平臺。
從養(yǎng)路工人到“買馬”富翁
現(xiàn)年51歲的李炎,又名索郎多吉,四川自貢人。上世紀80年代初期,高中畢業(yè)后進入四川省公路段,先后在資中和榮縣路段做一名養(yǎng)路技術工人。1993年,李炎下海經(jīng)商。
1999年,李炎開始關注一種名為聚苯硫醚(PPS)的化學項目,之后,李炎獲得了當時四川德陽市政府無償提供的400畝土地和2000萬元啟動資金,在德陽成立了一家特種新材料的公司,成為當時全國最大的PPS生產(chǎn)企業(yè)。
2000年前后,李炎通過幕后操盤收購了騰中重工,這家企業(yè)也成為他日后資本運作的有力平臺。
2009年6月,美國通用公司突然宣布,與來自四川的民營企業(yè)騰中重工就出售悍馬一事達成備忘錄。此前名不見經(jīng)傳的騰中重工立即成為全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同年10月,李炎以35億元的身家登上了胡潤百富榜單。
“資本運作”債務纏身
2010年2月,通用和騰中雙方突然宣布收購無法如約完成,但這筆“蛇吞象”式的并購讓騰中重工借此賺足了眼球。借助買“馬”被媒體炒得熱火朝天的契機,李炎旗下公司旭光資源2009年在香港悄悄上市,此后更名為旭光高新。
曾有行業(yè)內(nèi)人士對李炎的行為評價,意圖鯨吞悍馬的收購更像是市場炒作,為旗下公司登陸港股造勢。
事實上,無論是并購悍馬還是李炎的其他投資項目,經(jīng)常能在身后看到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國際投行的身影。行事低調(diào)的李炎慣于通過各種資本手段,融資運作,把旗下的公司盤子做大。
據(jù)昨日四川當?shù)孛襟w報道,李炎旗下的騰中重工涉嫌資不抵債,其一手建起的“華通系”債務被指牽涉多家當?shù)劂y行及民營企業(yè)。李本人也被指詐騙、非法集資、惡意逃廢債務等多項罪名。有分析稱,李炎善于資本運作,不把實業(yè)利潤放在眼里,“像在鋼絲上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