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堅: 2013年經濟增長目標實現了全年度的計劃,但第三產業(yè)高于第二產業(yè)增長的背后,不能排除虛增的問題,這是由實體經濟“錢荒”和虛擬經濟“錢多”并存造成的。未來政府職能轉變到位,企業(yè)家創(chuàng)新精神隨著制度完善,信息透明,公平競爭等軟環(huán)境優(yōu)化得以釋放,那么,8%增長目標的實現還有很大空間。 屈宏斌: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了保持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和積極的財政政策基調不變。通脹壓力仍溫和的背景下,政策緊縮風險不大。金融領域加強對影子銀行監(jiān)管以及金融機構降杠桿過程中,央行等監(jiān)管部門在防風險和穩(wěn)增長之間需要找到平衡點。預計今年增長目標仍保持在7.5%左右不變,M2年增13%也有助于這一目標實現。 劉尚希: 2013年GDP達到56.88萬億元,同比增長7.7%,超額完成任務。但依然主要是靠粗放型投資增長來支撐的,投資增長19.6%。從縱向比較來看,2013年1元投資帶來的GDP是1.3元,而在10年前的2003年,1元投資帶來的GDP是2.11元,而在1998年1元投資帶來的GDP是2.8元?梢,我國的經濟增長方式依然在原軌道上滑行。 魯政委: 央行授權分支機構操作SLF(常備借貸便利)有助于緩解貨幣市場寡頭壟斷的不平衡格局;SLF的利率上限,有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預示著債券利率弧頂部位出現;使得國債的流動性價值凸顯,預計會刺激國債配置需求釋放,使其利率快速下行。透過是否給予SLF的選擇權,央行對所有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的調控能力也得到了強化。 邱曉華: 2013年經濟數據發(fā)布。官方評價穩(wěn)中有進,穩(wěn)中向好。市場評價乍暖還寒,喜中見憂。我的看法是增長疲弱,通脹溫和,內需平穩(wěn),外需降溫,民生進步,環(huán)境更差,宏觀見好,微觀困難,說不上差,談不上好,打分75。展望新年,平穩(wěn)之下,暗流涌動。錢荒錢緊,債務壓力,市場分化,預期悲觀,政策糾結,動能不足。 董登新: 市值配售打新的尷尬:(1)有的新股給每個賬戶的申購上限僅為1000股,這一搞笑的做法,完全是人為制造“饑餓營銷”游戲,它讓大小散戶將打新中簽看得比登天還難!這是人為制造的新股發(fā)行的“供給短缺”。(2)不少散戶的市值原本被深套其中,但手中再無銀兩,為了不浪費“搭售福利”,不得不借錢打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