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A股市場依然沒有擺脫在全球主要市場墊底的命運。歲尾,經濟參考網推出年終特別報道《資本市場的浮躁與復興》(
http://hnchqz.com/news/nzindex.html),回顧過去一年中國資本市場出現的種種浮躁現象,審視中國股市危機,思考A股如何通過加快推進體制機制的有效改革,擯棄浮躁之風,重振股民信心,走向復興。
第一部分
舌尖上的“黑天鵝”(
http://hnchqz.com/news/heitiane/hte.html)
食品、飲料、醫(yī)藥等非周期性板塊,曾被視為弱市行情下的避風港。2012年,這些兼具穩(wěn)定性和成長性的行業(yè)卻如同“黑天鵝”棲息地,突如其來的一系列“黑天鵝”事件不僅強行改寫了投資者的投資成績單,更折轉了他們對于這些溫和板塊的認知和態(tài)度。在身陷“黑天鵝”事件的上市公司名單里,不乏伊利股份、光明乳業(yè)、雙匯發(fā)展、酒鬼酒、貴州茅臺、張裕A等行業(yè)龍頭企業(yè)的身影。2012年,股民們學會很多事,其中一件是,一個標準建設殘陋、被潛規(guī)則侵染的行業(yè),是無法成為股市避風港的。
第二部分
“末日”狂歡 券商的2012(
http://hnchqz.com/news/zhengquan/quans.html)
2012年股市低迷,券商卻沒有消停,種種亂象、丑聞不時見諸報端,較往年更甚。綜合來看,媒體曝光的問題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新股保薦只薦不保,上市公司出現業(yè)績大“變臉”;第二,“大忽悠”研報層出不窮,券商成薦股“黑嘴”;第三,腐敗屢禁不止,內幕交易成災。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廣發(fā)證券、銀河證券、招商證券、國信證券等大券商均未能獨善其身。
第三部分
A股制度頑疾調查(
http://hnchqz.com/news/diaocha/wanji.html)
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高居第一,但作為“經濟晴雨表”的A股市場卻表現得格外不堪,屢屢墊底全球主要市場。是什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反差?經濟參考網經過深入調研,推出“A股制度頑疾調查”系列報道,試圖從影響股市的制度層面進行深入剖析,求解中國證券市場進一步的改革之道。